城阳故事 | 郭美英——用师爱,感染带动每一个学生
2020-12-10 16:32:42 城阳融媒
  • 她个子高高的,戴着一副眼镜,说着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工作认真、踏实,为人谦和又不失幽默,老师和学生对她的印象都是“严慈相济,有威信力”。


    今年46岁的郭美英,是流亭街道天河小学六年级的一名数学老师兼班主任。1994年,从青岛师范大学毕业后,郭美英进入当时流亭的李家女姑小学任教,2016年调入天河小学。教学26年里,她当了26年班主任,先后教过2000多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孩子,是她做教师的初衷。


    “当班主任这一角色落在我肩上的时候,就意味着我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到指路明灯的作用。引导他们沿着正轨前进,不偏离轨道,我责无旁贷。”26年的班主任工作,让郭美英感触颇深,她说,没有哪个学生是天生不可教的,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但凡是她接手的班级,她都能找到每个孩子的长处和闪光点,抓住每一个教育机会,适时表扬、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她所带班级的数学成绩在城阳区统考中名列前茅。

    45bfb29343014162952ec98a187e7c3a.jpg

    教学26年,但凡是郭美英接手的班级,她都能找到每个孩子的长处和闪光点,抓住每一个教育机会,适时表扬、鼓励,她所带班级的数学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


    用爱心感染学生,郭美英在做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了爱的力量。“老师送给学生爱,学生回报老师爱。爱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总会发芽。”上学期,郭美英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开学前一天学生报到时,班上有个男孩总是在她讲事情的时候随便插嘴,郭美英为此批评了他几句,他当时就顶嘴,为自己辩解。一个六年级的孩子,竟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和老师顶撞,郭美英心里有些气愤,但还是选择了淡化处理。开学后,她格外注意这个孩子的言行,试着接近他,了解他,慢慢地,这个孩子向她敞开了心扉。


    原来,这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就没见过妈妈,缺少母爱,可能就是由于家庭不完整引起的自卑心理,导致了他心灵世界的“荒漠”,才让他有了这样一种性格。了解这些情况后,郭美英理解了他当时的“顶撞”,感觉到他需要老师给他一份特殊的关爱。“我觉得要改变他的这种自卑心理,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善待他,关注他,换位思考,引导他‘回归’。”平日里,郭美英总是留心观察他,利用空闲时间找他谈心。平时作业上有什么不明白的或是做错的,她都会耐心帮他讲解,直到他懂为止。

    99f956a1755e4bd2840e6e6ac6305540.jpg

    郭美英在工作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了爱的力量。她也一直用师爱,感染带动着每一个学生。


    在相处中,郭美英发现这个孩子非常有集体荣誉感,只要班上发生什么事,他都会主动去跟老师讲。慢慢地,他竟成了郭美英的得力助手。“实践证明,我当时的做法是对的。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这个孩子树立了较强的自信心,和同学相处得也很好,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也越来越好了,这与他先前的表现形成了巨大反差。”郭美英说,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渴望被父母肯定,被老师肯定,被社会肯定。她庆幸自己没有放弃他,而是努力了解他,悉心教导他,让他没对自己失去信心、自暴自弃。

    这样的例子郭美英经历了很多很多,但有一些早已随着教学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淡忘了。

    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协作。郭美英认识到这一点,近些年也一直在改变着与家长沟通的策略。当孩子进步了,她会电话告诉家长及时表扬孩子;当孩子做了好人好事,她会发微信告知家长。她本着少惩罚、多肯定;少质问、多鼓励;少训斥、多交谈;少命令、多引导的谈话方式,进行入情、入理、入境、入心的教育,让孩子不把学习当成负担,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家长和老师一起分享孩子们成功的快乐。她也因此受到了家长们的肯定与尊重。

    26年,一段不短的岁月,郭美英将一腔热血献给了三尺讲台,用26年的光阴谱写了教书育人的篇章,坚守着立德树人之本心与使命。“教育是‘用心’的事业,用心传授知识,用心对待学生,将心比心,才能让更多的孩子快乐成长。”郭美英最后说道,自打踏上那三尺讲台一刻起,自己就从未后悔后,她决不放弃教育事业,决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半岛都市报城阳新闻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