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100·城阳故事 | 毕晓东——把对故乡的深情与期待,写在一行行文字里
2021-06-09 10:28:34 城阳融媒

  • 一张张见证社区发展的老照片、一篇篇发表在报纸或杂志上的文章、一本本大部头的社区文献书籍……在社区做了20多年文字工作,这些珍藏的资料里,饱含着毕晓东的心血。每次打开书橱,翻出这些心爱的“宝贝”来,一幕幕往事就仿佛闪到了眼前。

     

    今年49岁的毕晓东是城阳街道城子社区人。从1999年到社区工作至今,他每年组织撰写编辑各类稿件数万字,不仅积极参与了《城子村志》的编纂,还孜孜不倦搜集民间故事,自费出版《大通宫风物》等读本,为社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而他也成了大家口中的社区“百科全书”。不管你是要了解社区的发展历程、找几张老照片,还是好奇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想听听那些有趣的民俗故事,找他,准没错。


    图片  

    兢兢业业22载,毕晓东是社区发展建设的参与者,更是一位用心用情的记录者。

    “说实话,年轻的时候,我也没想到自己将来会和文字打上交道。”办公室里,毕晓东笑着回忆,“如果不是我老父亲坚持,我现在没准还在做生意。”1999年,是毕晓东结婚成家的第二年,忙活着当时比较流行的玻璃喷绘生意,收入还算可以。但在父亲这位老教师的观念里,他的这份工作“不够稳妥”,而且投入太大有风险,不是长久之计。拗不过父亲的坚持,毕晓东乖乖听了话,放弃了手头的生意,回到社区工作。


    “那时候还叫城阳镇城子村,村里缺文书,我有点文字功底,就被安排在了办公室工作。”毕晓东还清楚地记得,当年的村委就设在原生产队的土产货场,平房、没暖气、更没空调,唯一的办公设备是一部传真电话,当年的电话号码,他现在还能随口背出来。


    “2001年的时候,我们才买进第一台电脑,在这之前,所有的材料全靠手写,有时候一页纸都快写满了,突然不小心写了个错别字,没办法,只好重写!”毕晓东是个挺较真的人,其实在原稿上稍微修改下就可以了,但他总觉得“不够完美”。“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就必须把工作干好,而且很多材料是要往上级提报,这些文字代表着村里的形象,必须精益求精。”毕晓东说。


    1999年,村里的城阳建材批发市场正式开建;2000年,抓住正阳路西扩机遇,启动旧村改造;2010年,分期分批的旧村改造全部完成……在社区工作的20多年,毕晓东也见证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是一位发展建设的参与者,还是一位笔触细腻的记录者。


    “大概是2000年,旧村改造已经开始,不少居民们搬进了楼房里,但有一次散步,我无意间发现,楼下的绿化带里,不知是谁丢了几颗菜种子,长出了绿油油的油菜,这个事情让我挺感慨的,就写了首小诗,叫《六棵油菜》。”毕晓东说,后来这篇稿子被发表了,他还因此收到了500块钱奖金,这件事情对他的鼓舞很大,没事就喜欢动动笔,写点文字投投稿,每次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被印在报刊上,他都开心得像个被认可的孩子。


    图片  

    毕晓东发表的作品和参与编撰的书籍里,有他这个大男人对家乡的无限深情。

    2000年到2004年,社区要编撰《城子村志》,毕晓东是编委之一。为了更加全面地呈现家乡发展脉络和方方面面的成果,他四处搜集文献资料,还背着相机去拍摄各种能展现村庄变革的照片。历时四年,20万字的史料《城子村志》出版,毕晓东心里一块沉甸甸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毕晓东告诉记者,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等条件成熟时,把自己多年来搜集整理的另一篇著作——《城子民间故事》出版,再给社区留一份珍贵的“礼物”。


    从事文字工作看似轻松,但要当好这个“笔杆子”并不容易。作为一名党员,多年来,毕晓东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不仅兢兢业业完成各种公文任务,更把社区文化传承的重任扛在了肩上,承担整理了古不其城、大通宫庙会等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先后被评为城阳街道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如今还是城阳区作家协会会员、摄影家协会会员等。


    “现在想想,感觉挺庆幸,能发挥自己的力量记录家乡发展变化的这20多年,我过得很充实,也在一篇篇文字、一张张照片里,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归属感。”毕晓东说。


    来源: 半岛都市报城阳新闻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