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感动城阳”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上,河套街道赵家岭社区居民赵思欣获得提名奖。
提起赵思欣,社区里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热爱生活的强者。这个满手老茧,腰背微驼,两鬓斑白的人,这辈子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
赵思欣,67岁,来自一个不平凡的家庭。说它不平凡,是因为它集中了太多苦难,但这又是一个温暖的家庭,因为它凝聚了人间最真挚的情感。几十年来,他照顾患有精神病的妻子、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用宽厚的肩膀挑起全家的重担,他与家人不离不弃,患难与共,用孝道和情义演绎了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
妻子患病,他不离不弃
赵思欣1978年刚结婚时,妻子漂亮贤惠,一家人生活的幸福安然、有滋有味。婚后第二年,他们的爱情结晶降临。可惜好景不长,1983年他的妻子精神出现了问题,经检查是患上了精神病,那时儿子尚幼,为了妻子的病,他几乎走遍了青岛市所有的大医院。由于妻子的病情发展较快,虽然多次找专家诊治,但效果甚微。妻子患病后,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要赵思欣帮助完成。

几十年来,赵思欣不离不弃地照顾妻子,用宽厚的肩膀挑起全家的重担。
那会儿,赵思欣白天上班,下班回到家里就帮着母亲下地干农活、操持家务、照顾生病的妻子。有好多人劝他放弃,因为他还年轻,可以开始新的生活。而赵思欣却坚定地说:“夫妻之间绝不做大难来临各自飞的无情鸟。不管生活多么艰辛,我都不会抛弃她。”
陪着已经不懂爱情的妻子一直走下去,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还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没有了花前月下,没有了卿卿我我,有的只有赵思欣对爱的忠贞不渝和对爱情最好的诠释。他说,照顾妻子是自己的义务,无论多难他都得坚持下去。所幸父母当时身体健康,帮他照顾着年幼的儿子。对于未来,他还是充满着希望。
一己之力挑起全家重担
可是这样的生活也没有一直持续下来, 2003年,以往健康的母亲突然得了脑血栓,虽经救治保住了生命,却从此卧床不起成了植物人,一时间,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赵思欣一人身上。那一年,赵思欣52岁,他忍痛向公司提出了提前退休的申请,离开了当时他引以为荣的工作岗位,专心在家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每天除了照顾好妻子、母亲,他还要给孩子做饭、洗衣,把家里整理地干干净净。为照顾好母亲,他买来了血糖仪、血压仪,定期为母亲测血压、测血糖。虽然家里长期有卧床的病人,但在他的家中却闻不到任何异味。
赵思欣怕母亲长期卧床身上长褥疮,每天都要给母亲擦拭一遍身体,进行按摩,防止肌肉萎缩;一天换洗两桶尿布,每隔两小时翻一下身。十几年来,他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每天夜里为母亲换三四次尿布,一宿最多睡3、4个小时。这么多年,在常人看来难以做到的事情,赵思欣却始终如一,说命运既然这样安排,他就只能坦然面对,坚强地挺下去。
2016年,母亲去世了,然而苦难再次降临这个不幸的家庭,80多岁的老父亲查出患了肠癌,赵思欣辗转各大医院为父亲求医治病。父亲住院的日子,赵思欣既要照顾医院里的父亲,又要照顾家里有病的妻子,每天家里、医院两头跑,生活的压力几乎将这个坚强的男人击垮,在这样艰难的时刻,他总是一次次鼓励自己,生活总会好起来的。
将大爱延伸到邻里之间
虽说经历了太多的不幸,赵思欣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如今,他的儿子已成家,他在一如既往照顾妻子的同时,还照看着小孙子,这样的日子,赵思欣已是十分满足。

如今,赵思欣在一如既往照顾妻子的同时,还照看着小孙子,这样的日子,他已经很满足了。
赵思欣在照顾好家庭的同时,还将这种大爱延伸到了邻里之间,邻居家有事他总是主动帮忙,村里不管谁家有事需要帮助,他总是第一个出现。社区幼儿园离他家很近,建园之初,看到幼儿园园长天天开窗清除异味,他便主动提出由他义务为幼儿园承担这项任务,连续几个月风雨无阻坚持开窗通风,让社区儿童快乐、安全入园。
作为儿子,赵思欣深深理解了“孝顺”的含义,作为丈夫,他认为既然当初妻子选择了自己,无论对方出现什么情况,都应该不离不弃。这个平凡的河套汉子,用自己朴实的一生描绘着至纯至美的人间真情。
(半岛都市报城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