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到指尖,史志文化活态传承
2022-11-30 08:50:31 城阳融媒
  •    

      “古谓不其,今为城阳。东倚巍巍崂山听松涛阵阵,西眺胶州湾畔看归帆点点,平畴沃野,活力竞现……”近期,青岛市城阳区创新推出的《家·城阳》系列地情微视频在微信和抖音等网络平台发布,截至目前已推出17期,累计观看量超过10万人次,广受好评。
      文化软实力是一座城市的魂。2020年12月,城阳区就以《家·城阳》为主题推出我省首部针对域内中学生区情教育的乡土教材,截至目前,已先后出版7个版本,分别是初中版、小学版、市民版、韩语版、英语版、日语版和手绘版,累计发行4万余册。“立足地方特色,我们在做好可持续性存史工作的同时,同步开展了区情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展会等系列活动,建立健全了覆盖面广、专业性强的专兼职区域党史史志宣教队伍,服务城市文明与经济建设。”青岛市城阳区委党史研究中心(区地方史志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纸上到指尖。今年,城阳区积极探索“互联网+史志”模式,深化打造“家·城阳”品牌,策划推出《家·城阳》系列地情微视频。微视频内容既有不其由来、郑玄与康成书院、百福庵、手工渔网编织技艺、峄阳古曲与胡峄阳传说等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符号,也有生态城阳、运动城阳和城阳市民节等彰显潮流风尚的城市文化标识,在活态传承中烙下一个又一个文化符号。
      活态传承方能更好地创新创造。今年6月份,城阳区打造的青岛解放红色记忆数字陈列馆上线,弥补了青岛解放时期系统研究的空白,形式新颖、体裁创新、内容出新,截至目前数字陈列馆浏览量近70万人次。“从地情微视频到数字陈列馆,互联网数字技术为文化‘两创’赋能增效。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我们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体现在存史、资政、育人的全过程,革故鼎新,紧扣时代脉搏,以改革精神推进史志工作理念创新、方式创新、服务创新。”城阳区委党史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众日报|记者 张忠德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