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泥塑与三星堆,跨越千年的文化共振
2021-04-26 15:36:05 城阳融媒
  • 今年3月,三星堆“上新”了500余件重要文物,一度成为全国文物的“顶流”,成功霸屏各大热搜榜单。其中,仅有“半张脸”的黄金面具残片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很多手工匠人的遐思。 

    a364abb930b0485398f6887de185ed0a.jpg

    刘梅玲是城阳区河套街道尚家沟社区的居民,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泥塑传承人刘世普的女儿。“文物遗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和智慧结晶。我前段时间看到了三星堆黄金面具的新闻,感觉只有半张非常可惜。”刘梅玲告诉记者,对于泥塑,自己从小耳濡目染,对这门手工艺有一些不一样的理解。“作为一个手艺人,应该基于传统、寻求创新,哪怕是一丁点思维突破。”这一次,她想试着用泥土把面具“补齐”。

    43420a79855f49b5a24b4a439e628c6a.jpg

    走进世普泥塑工作室,厚重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房间里陈列了大大小小的泥塑作品上百件,造型生动饱满、线条流畅分明、表情鲜活丰富。桌子上摆满了用塑料袋包裹的经过精心处理的陶土和各式各样的工具,架子上摆的一张张奖状、荣誉证书正向来访者诉说着工作室的故事。

    挖泥、晾晒、加水、捶打……一块看似普通的泥巴,都要经历好几道工序。刘梅玲介绍,做泥塑要选用地下四五十厘米处的泥土,因为表面的熟土黏度达不到,而且掺杂了一些杂质。挖来的泥土晾干保存,用的时候加水和泥,揉捏捶打,这些土只有经过捶打才能形成一体,越捶打越有黏性,做出来泥塑质地才更好。

    “一些需要衔接的地方,要在泥里加入棉花,把棉花和泥捶打在一起,泥土里有棉花的拉丝,这样做出来造型之后,这些地方就不容易断裂。就这件作品而言,耳朵和鼻子部分要在泥半干的时候和面具连在一起,干了湿了都不行。”谈起做泥塑的经验,刘梅玲滔滔不绝。

    a04076f436ab43d5bef5c25ba6871a90.jpg

    “做泥塑构思创意是第一步,只要构思好了,做起来很快,这是父亲教给我的‘窍门’。”刘梅玲说。谈话间,一张完整的“黄金面具”已经在她手里初具雏形。一件作品塑形之后,还要自然风干、抛光磨平、调试上色等步骤,每一步都需要全神贯注。

    手工匠心,塑泥铸魂,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同行。文物,丈量着历史的厚度与文化的宽度。五千年文明从来不缺乏精彩故事,坚定文化自信,在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让文物“活下去”,让历史“活起来”,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永久的生命力。


    通讯员 邓虎城供稿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