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功能食品研究院 莱农糯6号品种成功转让 青岛农业大学与山东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全面合作协议暨莱农糯6号玉米品种权签约,双方将共建功能食品研究院,同时玉米新品种“莱农糯6号”品种权以50万元的价格成功转让给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副校长刘新民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在城阳区的大力支持和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校企成果转化定能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功能食品研究院定能快速发展壮大,校企双方全面合作定能取得圆满成功,共同为推进山东省和区域食品学科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校长宋希云与惠增玉代表双方签订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科技处副处长赵龙刚与山东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解培金代表双方签订了“莱农糯6号”玉米品种权转让协议。莱农糯6号是青岛农业大学(原莱阳农学院)于2000年以自选自交系糯LN478-6为母本,自选自交系糯LNH21-8为父本组配的黄糯玉米杂交种。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平台共享机制,联合进行科研创新;建立灵活的人才交流共享机制;共建青岛农大——惠发产业技术研究院。 两项“姊妹篇”发明专利
八百万元成功转让
项目负责人、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兼营养研究室主任、青岛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王宝维教授率领团队对饲料减量化新技术进行了数年的深入研究,获得的枯草芽孢杆菌富集铜/锌极强的菌种,被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收藏。 据王宝维教授介绍,这两项“姊妹篇”发明成果组合“发力”,同时促进无机铜/锌转化吸收,为开发新型微生态产品以及实现畜禽饲料金属元素减量化使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促进了企业新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企业将投入资金2.05亿元,引进安装12条全自动智能化微生态等产品生产线,达产后可实现产值4.5亿元,年利税达1700万元。
近几年,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总体目标,结合新时代国家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新要求,学校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让越来越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中“苏醒”、“破土”、“成长”,服务重大产业前沿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