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救助 播撒阳光——城阳为困难群众点亮心灵“小桔灯”
2020-01-10 16:47:52 城阳融媒

  • 家住城阳区流亭街道的王玉梅,因为年幼时的一场火灾,面容和双手被严重烧伤,由此患上了严重的社交恐惧症,整日郁郁寡欢,围着厚厚的围巾,不愿意出门。

    2019年,城阳区开展困难群体心理救助项目后,心理咨询师和社会组织社工多次登门为王玉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抚慰,并帮助她解决具体生活问题,慢慢的王玉梅转变了思想观念,纠正了认知偏差,也终于摘掉了曾经长时间捂在脸上的围巾。

    心理救助就像作家冰心笔下的“小桔灯”,未必光芒万丈,但必定温暖有光,在城阳,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像王玉梅一样,被“小桔灯”驱散寒冷黑暗,照亮前行夜路。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城阳区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阳光城阳”建设理念,坚持把人民的心理健康放在重要位置,把各类政策资金资源向最急需的群众投放,作为社会治理创新和实现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内容,搭平台、育阵地、组队伍、建机制,依靠区、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购买服务撬动社会力量,探索出一条社会救助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子。近日,民政部公布了2019年度全国社会救助创新十佳案例,青岛市城阳区社会心理救助实践获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创新案例第一名。


    线上线下专业救助普惠于民

    群众的需求是工作的方向,困难群体大多非病即残,身体的残缺和痛苦会对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城阳区对全区2600余名低保(特困)对象进行了入户巡访调研,筛选出1000余名重点服务对象,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服务,双管齐下为困难群众点亮心灵“小桔灯”。

    “线上我们通过发放具备随时检测、网上咨询、知识普及、心理训练等功能的“心心通”服务卡,实现全天候、零距离服务。”城阳区民政局石少坤向记者介绍,“线下服务主要包括组织困难群众到心理关爱基地集中辅导和派员上门服务。”

    2019年,城阳区共计发放线上服务卡1000余张,困难群众可随时进行网上咨询,600余名困难群众进基地检测;线下辅导400余人次,上门服务200余人次;专题辅导讲座5场,建立心理救助档案1000余份,帮助救助对象抚慰消极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建立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增加了社会正能量。


    “红马甲”“蓝马甲”常常可见

    父母离异后,身患残疾的刘喜跟随父亲一起生活,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流,而他依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的父亲,不知道怎么护理半失能的孩子,也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同样对生活充满迷茫。

    “红马甲”海鸥服务队队员在巡访中发现这一情况,一年内先后到刘喜家中35次,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干预,并对刘喜开展学业辅导,帮助该家庭改善了亲子关系,促进了家庭和睦。

     据了解,城阳区现有180余名“红马甲”,这些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志愿者组成海鸥志愿服务团队,为困难群众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心理关爱服务,专注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社会支持。此外,600余名“蓝马甲”信息员,动态对困难群众进行入户巡访,对发现的重点人员及时联系专业机构进行检测、跟进疏导、加速干预,有效防控困难群体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风险。活跃在大街小巷的“红马甲”“蓝马甲”互相配合、同向发力,已经成为城阳社会心理救助的生动注脚。


    平台思维打造心理健康服务发展高地

    心理救助,制度先行,2018年19个部门联合印发《城阳区健康心理行动实施方案》,强调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城阳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低保对象、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作为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重点。

    在心理救助的实践过程中,城阳区坚持平台化、市场化思维,充分发挥中科院心理所、中国社会心理服务高峰论坛、龙头企业“瑞阳心语”在行业内的引领作用,打造国内领先的心理健康服务发展高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全国建成首家社会救助心理关爱基地,为困难群众搭建了心理沟通交流平台。

    “如今主动要求心理健康服务的组织和个人越来越多,基地由教育与咨询中心、心理测评中心等12个中心和26个功能区组成,一次可容纳300多人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活动。”瑞阳心语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2019年以来,城阳区依托社会救助心理关爱基地,举办了心理健康讲座、测试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等活动,服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孤儿等1000余人,帮助困难群众调节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逐步消除“隔离感”,更好地融入社会。


    通讯员 苟小妹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