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10个村成为美丽村居"样板村" 青峰社区成为第二批美丽村居建设试点村
2019-09-03 16:00:21 城阳融媒
  • 9月2日,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我市正式印发《青岛市美丽村居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为契机,要培育一批地域文化鲜明、建筑风格多样、田园风光优美的美丽村居建设示范村,着力彰显“鲁派民居”新范式,力争到2020年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据介绍,目前青岛有两批次10个村庄已经纳入美丽村居建设试点村,未来农村都将变得更漂亮。

    据介绍,2018年8月、12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分别下发通知组织开展山东省第一批、第二批美丽村居试点申报工作。青岛市莱西市水集街道产芝村、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大下庄村、平度市旧店镇罗头村、即墨区龙泉街道柳林村4个村庄的实施方案及设计方案通过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评审,经省人民政府审核批准,成为第一批美丽村居建设试点村。同时青岛市上报的崂山区沙子口街道东麦窑社区、城阳区惜福镇街道青峰社区、即墨区龙泉街道办事处台子村、胶州市李哥庄镇四甲村、平度市田庄镇官庄北村、莱西市日庄镇沟东村成为第二批美丽村居建设试点村。目前已通过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的现场核查。

    下一步,青岛市将按照 《方案》,积极开展第三批省级美丽村居试点村申报工作,同时对既有建筑可采取“微介入、微整治”方式,保护村庄肌理,优化住宅布局,传承建筑特色,新建建筑应同步考虑节能保暖、门窗节能改造,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建筑样式,为描绘山东特色“富春山居图”贡献青岛力量。

      城阳区惜福镇街道青峰社区介绍:

    【青峰社区名字的由来】

    据《孙氏族谱》载,清代中期,孙氏族祖由夏庄王家曹村迁徙至佛手山下立村,因靠近群山中的风口子,村名风(凤)口子。后来,杨、王、李、邵、朱、宫、冷等姓氏相继迁入。邵氏为惜福镇街道东荆村迁入,朱氏为惜福镇街道西铁村迁入,冷氏为夏庄街道冷家沙沟村迁入。相传,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村中几位有见识、有文化的长者,远望满山郁郁葱葱的古松,满眼青翠,并参阅故人的诗咏之佳句,遂更其名为“青峰”。


    3c8da1145c1a47bfbcb3a4d224ea006c.png

    【青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基本情况介绍】

    青峰社区位于毛公山脚下,村居凹处,三面环山。新型农村建设之前社区生活条件、人居环境、医疗卫生条件差,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2013年青峰在区、街道党委的支持下作为城阳区东部山区新型农村建设模式的典型代表,在不突破崂山风景区规划的前提下,采取由社区、居民、建筑商垫资共同出资的方式在旧村址上进行建设。街道配套建设了青峰安置区道路、雨污水管线等基础设施,投入两改资金达1800万元。

    青峰社区,原有居民71户、269人,84处房屋,老人房16处。2013年1月,经城阳区规划例会批准,青峰社区启动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安置区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总投资约6500万元,占地50亩,建筑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安置房99套,每户约220平方米;老人房18套,每户60平方米),6月开工建设,历时两年,2015年6月14日实现了居民回迁。

    近年来,社区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村广大村民群众,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大力发展旅游市场。彻底改变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让每户群众早日实现全面小康。青峰社区先后获得中国(好客)山东最美村庄、青岛市廉政示范基地、青岛市卫生模范村庄、城阳区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


    e2e99c3052654255834b7f015ffad249.png

    青峰社区家家立家规、户户传家训

     9cad5d985d714b7ab5e3cad82d6b2ae2.png

    【家家挂家训 户户立家规 党风带家风促民风 】

    集体盖起了洋房,居民生活日益改善,慢慢富起来的社区,开始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

    2017年8月以来,社区按照“阳光社区”建设要求,积极创建“惜福·家品牌”。推动家家户户挂国旗,倡导居民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居民积极响应,将自家的家训制作成对联式的门匾悬挂在门口,让崇德向善、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明事知理、诚实守信等优秀传统美德再放光芒,实现以家风带民风、正社风。更是要求共产党员户全部亮明身份,以优良的党性和作风引领社区家国情怀,形成党风正、政风清、家风好、民风淳的社区氛围,传递了正能量,展现了社区柔性治理带来的崭新局面。

    d25e6e32041942ff8ea326b9aa71ccb7.png

    一代伟人毛泽东天然雕像


    2009年,社区在整修登山路径时,发现了全国唯一一座毛主席天然立像,自此开始对现有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打造红色旅游、田园风光融合发展的特色景区。 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以红色旅游为引擎带动社区腾飞、居民增收发展的新路子。

    社区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了毛公山革命道路、观光平台、休憩凉亭、停车场,果品采摘观光园,购物长廊等旅游配套产业。 同时社区坚持市场化运作,引进红色商业,发动社区居民开发红色餐饮和红色特色商品零售超市,实现集体、居民增收。


    来源: 青岛早报、城阳融媒)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