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100·城阳故事 | 宁允学——扎根乡村四十载,最爱那身“白大褂”
2021-06-28 16:28:06 城阳融媒
  •    退休后的日子总是显得漫长,这让习惯于忙碌的宁允学有些不适应。偶尔,他会翻翻家里的老照片,回忆起当年的岁月,参军、入党、退伍、从医……往事一幕幕,像是在脑海中过电影一样。所有照片里,那张身穿白大褂的证件照,是他的“最爱”。


          宁允学今年73岁,城阳区红岛街道宁家社区人。“我是21岁参军,当了7年兵,在部队里入了党,1971年3月6号,我永远记得,从那天开始,我成了一名正式党员。”宁允学告诉记者,1976年退伍后,爱好医学的他考出了医师资格证,回到家乡当了一名乡村医生,在此后近40年的岁月里,他时刻不忘自己的本分与职责,把守护乡亲们的身体健康,当成了自己最大的使命。

    af33850c278d4a74ae2b1c48fc377e78.jpg

          几十年的从医生涯,宁允学并没有留下太多照片,这张多年前的证件照,是他珍藏的宝贝。

          “那个年代,村里条件艰苦,医疗卫生方面的条件也有限,人员紧张,我们这些乡医基本都是全科大夫,什么病都要懂。”宁允学说,当医生的没有上下班之分,不管是在简陋的村卫生室里还是在家,不管白天还是三更半夜,只要乡亲们有需要,他随时准备上班。


          宁允学爱钻研,虽然工作在最基层,但他从不放弃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一边工作,一边在乡卫生院学习中医知识并参加针灸实践,还买了大量的医学书籍,利用晚上时间挑灯夜读,拼命地汲取医学知识。通过不断的努力,宁允学成了当地有名的大夫,尤其擅长中医小儿推拿。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远道而来的患者来找宁允学看病。“小儿推拿是中医疗法,有时候治疗需要一两天甚至更久,为了患者们方便,我就请他们住到我家里,省得带着生病的孩子路上折腾。”宁允学总觉得,患者能大老远找到他来看病,是对他的信任和“褒奖”,只要自己能帮上忙,能给那些孩子减轻病痛,他比什么都高兴。遇上一些家庭困难的患者,他干脆分文不取,免费为人家诊治。


          “多的时候一天要看上三四十个孩子,少的时候也得二十多个,一天忙到晚,基本上顾不了家里的事情。”宁允学说,那个年代,家里条件也一般,还养着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他之所以能那么安心地工作,多亏了老伴的理解和支持。

    b422e9ecb360403f9560fc470b84c1f8.jpg

          虽然已经年过七旬,但宁允学身体倍儿棒,总想着为社区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几十年扎根基层,宁允学的默默奉献没有为他带来太多物质上的回报,但在老百姓心里筑起的好口碑,成了他最引以为傲的事情。从工作到退休,宁允学在医疗上从来没有出现一例差错,为此,他也获得了“优秀乡村医生”“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在医务工作岗位上的忠诚。


          前几年正式退休后,闲不住的宁允学报名当了社区里的志愿者。平时有什么义务劳动或者志愿服务的工作,他总会积极参加。去年年初,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他又第一时间报名参与防控工作。正月里的天格外冷,年过七旬还坚持在冰天雪地里值班,每天坚守到晚上九、十点钟,很多人劝宁允学别那么拼,家人也心疼,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但都拗不过这个“倔老头”,只好由他去了。“我身体没啥问题,咱是党员,那个关键的时候,必须冲在前头。”宁允学说。


    从当年的村卫生室,到如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乡的医疗卫生条件在不断提升,宁允学欣喜地看着这些变化,打心眼里高兴。每当闲来无事,他还会溜达着回到“老单位”看一看,和同事们聊聊天,交流交流工作经验,他总说,“这里是我的另一个家。”

    来源:半岛都市报城阳新闻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