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100·城阳故事 | 陈新海——用真情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
2021-04-16 16:52:10 城阳融媒

  •       已经临近下午6点,棘洪滩街道司法所所长陈新海依然在办公室忙碌,此时的他手里正攥着一份资料,陷入沉思。“这是前两天刚接到的案件,第一次没调解成功,我想找更好的切入角度,下次促进双方更快和解。” 今年50岁的陈新海在基层做调解工作已经13年,常年嗓子超负荷运转,导致他的声音有些沙哑。


          有人说:“调解工作是和稀泥、是搅拌机、是两面脸。”但陈新海却对人民调解工作有着自己的理解,“我们所面对的不是单纯的调解案件,而是产生矛盾的双方群众,我们要用爱心化解他们的心结,架设好这座连心桥。”这些年,陈新海走遍了棘洪滩27个社区,调解的矛盾纠纷案不计其数,回忆起自己调解成功的纠纷,他如数家珍。


    2b9fbca974514c459309dafca1613298.jpg

           陈新海一心扑在工作上,为了尽快解决一起纠纷,废寝忘食是常有的事。


          曾有一位86岁高龄的老人住在李沧区,身患重病后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想起在城阳还有一套老房子,但回到老家才知道房子早在1994年换发新的宅基地使用证时,被侄子办到了自己的名下,双方私下没有达成和解,老人最后无奈找到陈新海求助。“说实话我压力挺大的,走法律程序时间长,老人的病拖不起,调解的话牵扯到的房子权属又十分复杂。”其实当时陈新海完全有理由安慰老人几句,让老人离开。可当他听着老人近乎绝望的哀求,拒绝的话他再也不忍心说出口。


          这个案件最关键的就是要做通老人侄子的思想工作。电话打不通,陈新海就到家里去,人见不到就在门前等,最后终于等来了见面的机会。陈新海一次次从法律、亲情等不同角度,说服老人的侄子。经过多次沟通交流,一个月后老人的侄子终于答应把房子归还。签完调解协议后,双方接着申请到法庭进行了司法确认,一处经历了几十年风雨的老宅,就此有了它真正的归宿。“后来听老人的女儿说,在签完协议的第二天,老人就走了,走的十分安详。”陈新海回忆。


         “法律是底线,情理才是法宝。”当记者问起如何调解纠纷时,陈新海微笑着说道。人民调解法、民法典、行政诉讼法……与调解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陈新海全部仔细研习。“调解矛盾纠纷,光懂法是不行的。还要情理结合,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调解技巧,对症下药,以情相待。”


          在务工人员市场,工人们就业比较灵活,多以小时、天数等计发工资,大多不签劳动合同,拖欠工资等劳务纠纷时有发生。这些年来,陈新海为务工人员解决纠纷50多起,讨要工资款等数百万元。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10多个务工人员在工程还未完工的情况下被发包方强行解除合同,并以工程质量原因不给他们发放工资。陈新海了解情况后,迅速联系了工程发包方,讲明利害关系,讲清法律政策,最终说服欠薪方为民工当场发放20万元欠款。当务工人员领到自己应得的工资后,都争着向陈新海伸出了感激的双手。为了更好保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陈新海还协调有关方面在民工人力资源市场建立了全省第一个专为务工人员服务的法律援助联络站,联系律师定时坐班,为务工人员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在基层工作,我更理解务工人员的艰辛和不易,将心比心,只要他们有困难我愿意全力以赴。


    c720b5c1af304513bcafa4e26816ebed.jpg

           陈新海对每一个案件尽心尽责,换来很多肯定和尊重,居民都说:“陈所长待人真诚细心,他提出的调解方案,我们心服口服。”


          “人民有需要,调解不打烊。”这是陈新海执守的信念,作为一名党员,他更是无论纠纷发生在何时何地,只要当事人有需求,他都积极介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初期,他克服传统面对面调解方式受阻的困难,充分利用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化解多起纠纷。平日里,他有空闲就会去了解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中。“面对群众的诉求,我一直坚信只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用法理和真情,便能调解千家事。” 

    来源:半岛都市报城阳新闻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