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故事 | 刘晓敏——患者生命的守护天使,疫情防控的“急先锋”
2020-11-04 19:17:31 城阳融媒
  • 2004年,怀揣着“天使梦”的刘晓敏成为了城阳区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从她穿上洁白的护士服,戴上漂亮的燕尾帽那一刻起,就在心中暗暗告诉自己:做一名真正的白衣天使,用爱心和微笑去抚慰每一朵病痛的生命之花。而今,她工作16年了,在这16年的时间里,她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做患者的服务使者,生命的守护天使。

    患者生命的守护天使

    记者面前的刘晓敏,身材娇小,说话轻柔,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个“小宇宙”随时都能迸发出“大能量”。刘晓敏刚工作那会儿,认为急诊科是最能体现护士价值、最能锻炼人的地方,就主动要求去了急诊科,她说,趁着年轻,要敢于挑战,多学一点是一点。为了能尽快适应急诊科快节奏的工作,她认真向老护士学习,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关于急救方面的知识,保证自己能在第一时间为病人提供准确的救治。

    2008年,因工作需要,刘晓敏离开了热爱的急诊科,被调入创伤显微外科。在这个科室,住院的患者大多是车祸、外伤后导致的复合伤,而外伤后的观察对这类病人最为重要,这就要求护士有一定的观察力。

    8f8a452b94764d56b8714ab0b4dc0fcf.jpg

    刘晓敏在城阳区人民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已有16年时间,而这16年里,她坚持做患者的服务使者,生命的守护天使。


    一次,科室从急诊科收治了一名骨盆骨折的患者,交接班时,“火眼金睛”的刘晓敏发现这位患者面色苍白,急诊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她,患者很有可能合并脏器出血。她第一时间测量了患者血压,发现血压较前明显下降,脉搏增快,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建立静脉通路。医生查体后,患者腹腔抽出不凝血,证实了她的猜测,立即给予备血、输血,应用升压药物等一系列急救措施。在明确患者脾破裂后,医生紧急进行了手术治疗,患者最终转危为安。

    护士的日常工作平凡而琐碎,但总有一些瞬间让她感受到这份工作的价值所在。科室曾经收治过一位年仅5岁骨盆骨折的女孩,女孩生活在单亲家庭,妈妈去世了。在她入院第5天时出现腹痛,情绪异常烦燥,女孩的父亲更是焦虑万分。刘晓敏凭着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判断患儿是因为大便干结而导致排便不畅,马上戴上手套,用手一点一点为其抠出了干结的大便。由于孩子太小自控能力也不强,在这过程中直接将大小便都排到了床单上,心疼之余,她又给女孩细心清洗、更换被服、衣服,女孩肚子不疼了,又露出了天真可爱的小模样。后来她在给女孩梳头发时,女孩对她悄悄说了一句话:“阿姨,你像妈妈一样!”那一次,刘晓敏真得被感动到了,越发坚定了她在护理路上的步伐。


    疫情防控的“急先锋”

    今年疫情发生后,根据国家、省、市卫健委要求,城阳区人民医院第一时间成立普通发热门诊,用于收治无流行病学史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人,实行24小时接诊。刘晓敏在2月8日那天接到了去普通发热门诊工作的紧急通知。虽然只是普通发热门诊,但制度、就诊流程等相关材料一项都不能少,刘晓敏作为护理临时负责人,白天和同事一起分诊,协调各项事项,晚上则整理材料,反复揣摩如何优化患者就诊流程、减少患者就诊时间,布置各个区域布局,常常忙碌到深夜。在疫情防控任务最为艰巨的那段时间,刘晓敏连续一个月没有回过家。


    6b2ee5e76c7843dfb08cf08527afa584.jpg

    疫情期间,刘晓敏作为普通发热门诊护理临时负责人,白天和同事一起分诊,协调各项事项,晚上则整理相关材料,反复揣摩如何优化患者就诊流程、减少患者就诊时间,常常忙碌到深夜。


    今年6月底,因疫情防控的需要,医院对发热门诊进行流程的完善,设置了普通发热门诊、境内发热门诊和境外发热门诊,刘晓敏又挑起了普通发热门诊和境内发热门诊护理工作的重任,同时辅助境外发热门诊的日常工作。“新的门诊成立,所有的制度、流程等都需要重新制定。”那些日子,为了不耽误常规工作,刘晓敏利用休息时间整理材料,完善制度,没有一句抱怨。

    前几日,因人事变动,刘晓敏收到了城阳区人民医院血液透析科副护士长的任命,但因工作需要,现在的她依然坚守在发热门诊上,虽然很辛苦,但她决心要在这个岗位上和“战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期待着摘下口罩定格最美笑容的那一天。


    (半岛都市报城阳新闻)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