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图说 | 环卫老夫妻董秀国、赵荣香——想再干3年,攒点钱就回老家
2020-10-29 16:42:36 城阳融媒
  • daefeee114ed44d2baf4f468640fd38e.jpg

    董秀国、赵荣香夫妻俩都是清洁工,他们一天的忙碌从凌晨就开始。深秋了,凌晨4时许,天还没有亮,室外冷飕飕的让人根本不想出门,城阳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一片寂静,绝大多数市民仍在温暖的家中熟睡着。此时,夫妻俩已经起床,简单吃了点稀饭,穿上工作服,就赶往清洁区域了。

    758a566225f742cf8952fd7eb81e4849.jpg

    夫妻俩是济宁人,两年前来到城阳打工,成了“青漂一族”。“现在两个孙子都大了,不用我们帮照看,老家的地也都租给别人了,待在家心里闲得慌了,就想要找点事做,毕竟吃饭、孙子上学样样要钱。”今年63岁的董秀国解释,他们夫妻俩决定出来打工,首先想到的就是来青岛城阳,这边经济比较发达是一方面,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闺女嫁在城阳,平时还能照应一下。

    对于老两口的决定,儿女最开始是不同意的,家里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差。担心老两口身体吃不消,毕竟董秀国有偏头疼的毛病,常年需要服药;也担心他们的安全,马路上车辆来来往往;还担心这事传出去,名声不好听,万一村里人添油加醋,很容易被挂上“不孝顺”的名号……总之是各种担心。这事僵持一个多月,最后还是执拗的老两口占了上风,儿女们稍稍松口,他们就马上收拾东西,花一百块钱买长途车票来到了城阳。

    541970e6978c4003ae34c41deb35aa5b.jpg

    赵荣香今年58岁,比丈夫小5岁而已,却显得年轻不少。干环卫工风吹日晒,工资也不高,曾经夫妻俩并没有考虑干这个,他们最大的愿望是能够找到一份酒店服务员或者保洁的工作,在他们心中,在富丽堂皇的酒店里,哪怕是端菜、拖地,也是一种莫大的荣光。于是,最初找工作过程中,他们一直奔着这个方向来找,很不幸,所问的酒店都不要人。两人不放弃,又把目标转到普通小饭店,找一圈下来,得到的答复都是,只要赵荣香,而董秀国则因为太老、太过于干瘦被婉拒。“我不会骑车子,手机也不会用,自己去干实在不方便,所以还是想两个人待在一块干活。”

    偶然的机会,夫妻俩看到了一则招聘环卫工的信息,咬咬牙,去报了名,最后两个人都顺利通过了。虽然没有找到最理想的工作,但总算有活干,结束了在城里“游荡”的日子,两人内心感到开心,踏实不少。

    1b02c64d72694d958bdc0a0b43b52bd4.jpg

    盈园环路东西长800米的路段,是夫妻俩人负责的工作区域,熟悉那里的人都知道,这条路柳树、杨树较多,因为靠近多个小区,路边停靠的车辆一直不少,是出了名的难打扫。“当时就这路段缺环卫工,既然来了,就好好干吧,累点就累点。”


    公司规定,每天早上七点半前,清洁区要全部打扫完一遍,下午一点半以后再扫一遍,中间视情况进行清扫,保持路面清洁就可以。工作中,一般是赵荣香负责用大号的竹枝扫帚把垃圾扫成堆,董秀国则拿小的扫把,把垃圾扫到布兜袋里。“我身体比较好,就扫地,让他轻松一点,两个人搭配干完活就行。”赵荣香说道,脸上尽是岁月的沧桑。

    282abf2b85144143a10a71a5f97628a8.jpg

    董秀国把扫好的垃圾装袋,后期会有专门的清洁工开车运走。

    5b2fbe1480b343ef8a92e0ccbd842258.jpg

    “我们负责的这段路,一共16个垃圾桶,天天得擦。”董秀国一般随身带着抹布,用矿泉水瓶装着自来水,反反复复把垃圾桶擦得铮亮为止。他说,把活干好,并不单纯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自己的“地盘”,干净、整洁了,心里也开心,特别是有时过路的行人,不经意的一句夸奖,“这地方真干净!”他能高兴一整天。


    a3fc816de3864b2884dab80c813292ce.jpg

    路边停靠的车辆较多,打扫时夫妻俩常需要蹲下身子,伸手去扫车子底下的垃圾。董秀国有时候蹲着干活急了会碰到头,或者蹲得太久乍一起身出现眩晕的情况。但这些对他来说,都不算什么,最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是今年8月城阳遭遇的那场大暴雨。凌晨他们去打扫的时候,还没有下雨,下雨后,他们就去公共厕所躲雨,不料后来雨越下越大,地面的水越积越多,最后他们是趟着齐腰的水转移去其他地方的。“晚上回家两个人都浑身湿透,淋感冒了。”董秀国回忆道。

    185fa99b84ce4935824d7c09cc2202aa.jpg

    这是董秀国的手,像失去了水分一般,常年干活的缘故,手指关节显得很粗大。

    96e44b2daf924bee8c9b37f030ccad89.jpg

    短暂的小憩,夫妻俩和记者聊起了他们的一些想法。“不管钱赚多赚少,总算有份收入,就算帮不了儿女,能自己养活自己,过年给孙子包个大点的红包,也是很好的。”两个孙子以后花钱的地方太多了,现在儿媳妇在老家照顾孩子,家里全靠儿子在济南打拼来养活。

    a326cad61c474de398cc6e22680090a8.jpg

    赵荣香干了两个多小时的活,这时天也亮了,才想起来记者带来的早餐,豆浆和油条。边吃边聊天,她有些不好意思承认说,他们很少买早餐吃,都是等早上的工作忙完后,回家做一点吃,因为他们觉得买饭吃还是比较贵。

    e126cc3f77e44083a8e0ca76e548e09a.jpg

    董秀国、赵荣香夫妻俩是极其自立的人,从不爱给别人添麻烦,所以他们没有和闺女一家住一起,而是在古庙头社区租了一个小屋,距离工作地3公里,平时骑电动车需要10多分钟。

    屋子很小,只有8平方米,处在一个大院的幽暗过道一旁,董秀国介绍,这个大院里租房的很多都是外地的老年打工族,河南、黑龙江、临沂等地都有,因为同样身处异乡,有着相仿的年纪,晚上下班吃过饭,他们也会聚在大院里唠唠嗑,聊各自家乡的生活,聊哪里有好工作,哪里工作赚钱多一些。

    8abb5024d73149ef9b5436f6adb384c3.jpg

    中午11点半下班回来,赵荣香会争分夺秒简单做点饭,为了饭后能休息一会再上班,不然她的身体也吃不消。小屋里可以做饭,但没有洗手洗菜的地方,只能拿到大院的公共水池里洗。这水是免费使用的,洗洗东西还行,做饭、烧来喝的话就有一股味道,饮用的水要额外买“大桶水”。

    250739597b3545a099cfd434ea13c7f7.jpg

    这是夫妻俩买的“大桶水”,2.5元一桶,平时用来做饭、饮用,他们都省着用。说到水,董秀国又念叨起了老家,自己打的井,水质纯净甘甜,源源不断要多少有多少,在城里处处要花钱。董秀国租房的地方,电费是按照工业用电1.5元一度收取,每次想到这,他就心肝疼,这比普通用电0.5元一度整整多了两倍。

    ab51883aa67146e897468e51b9761ac1.jpg

    为了减少电费支出,夫妻俩买了一个液化气罐和液化气灶,这对于天天在家做饭的他们来说,是绝对划得来的。不过每天睡觉前,他们都会细心检查一遍液化气罐的开关,确保安全。“能省点是一点吧,我们都是两千出头的工资,一个月买药、房租各种加起来得花1600块钱,一个人工资快没了。”董秀国心里有着一笔明白账。

    35de52db905f4451a502e101fe69380a.jpg

    大院里的邻居都知道,董秀国、赵荣香夫妻俩很省,平时家里几乎看不到肉的影子,做菜时油也很少放。有时,菠菜面条玉米糊糊炖一起就是早饭,面条就着茄子就是一顿午饭,鸡蛋是他们吃得最多的“荤菜”,他们一次买一大袋,因为这能便宜几毛钱,每天最多吃两个,这些他们至少能够吃一个月。

    2187f6137ed445aba34e0b6123e59135.jpg

    5de795c35fca4657b67976d593215168.jpg

    从济宁老家带来的煎饼,很干很硬,比较耐放,这是夫妻俩日常的主食,也是他们内心眷恋家乡时的唯一寄托。“我牙不好,慢慢嚼也能吃。”董秀国对煎饼很热爱,很执着,他的牙已经掉得所剩无几,下排安了简单的假牙,上排由于没安,仅剩的几颗牙零零散散地分布着,特别是他用力咬煎饼那一刻,让人隐隐约约有些担心。

    a8634fbe53e0460c857ace6259840cae.jpg

    午饭后,董秀国又拿出手机来研究。妻子是彻底的“手机小白”,其实他也只懂一点皮毛,只会操作拔打、接听电话,像设置联系人、发短信这些,对他来说难度太大,目前还在学习中。董秀国的贴身口袋里,一直放着一张小纸,里面写有儿子、闺女、儿媳妇、工友等8个人的电话号码,为了有需要时能及时联系。

    平时,儿女也经常打电话来,问老两口生活好不好,工作顺不顺利,他们总是一个劲说“不孬,不孬”,然后反过来询问儿女们的近况。其实,夫妻俩最惦念的还是老家的孙子们。

    417c0630684e48c19d62c049a68b9875.jpg

    赵荣香是一个很勤劳的女人,一直尽心尽力经营好这个临时的小家,对丈夫也很照顾,丈夫身体不太好,下班回来她就包揽一切家务活。中午吃完饭,丈夫已经躺下休息,她还要把屋里的衣服、门帘洗洗。“这太阳好,不晒点东西,可惜了。”至今,她还经常怀念在老家时晒苞米、小麦的场景。

    63e62747c98946d7a45c01fdade7693c.jpg

    这是今年过年的时候,一家人难得相聚拍的一张全家福。“当时,14岁的大孙子贪玩,跑去邻居家没回来,所以没赶上一起拍,我这个小的孙子也已经4岁了。”董秀国说这话时,一脸灿烂,眼角的皱纹被无尽地舒展开。在儿媳妇心中,老两口特别宠两个孙子,她心里是又开心又无奈,过年回家时,玩具、零食买一大堆,给的压岁钱也不少,有时孩子犯错,老两口就赶紧护着。

    ee3ae40ddefc47dc9fdcef74f85f0a0d.jpg

    记者离开时,夫妻俩热情地挥手告别。赵荣香手里还拿着来不及吃完的苹果,平时水果他们也是极少买的,也就有客人来时买点。现在的生活,说实话他们还是满足的,相比被“困”在老家的中老年人,他们可以走出来,靠自己双手,赚到比种庄稼多很多的钱,已经很好了,不敢有过多的奢求,对于未来,董秀国夫妇坦言,想再干三年,多攒点钱就回老家。

    为什么非要回去?以前夫妻俩在老家就听说,这个城市很繁华、海边风景也很美,但来青岛这些年,他们一直没机会去看看。盈园环路那800米长的路段,他们倒是很熟悉,什么时候车流人流最多,杨树几棵,柳树几棵,什么时候掉叶子最频繁……所以这终究不是他俩的家,将来还是要回到济宁那个真正的家。


    半岛都市报城阳新闻)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