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故事 | 韩德准——愿把青春献海洋,坚守渔政执法一线
2020-08-14 17:07:38 城阳融媒
  • 韩德准今年29岁,城阳区海洋发展局渔政37608执法船的一名船员。执法船有10名成员,平均年龄49岁,他是年纪最小的,但看起来仍然比同龄人成熟稳重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来干这个活,又苦又累,最开始我也不适应,船行海上还没来得及仔细欣赏美丽的风景,胃里就开始翻江倒海呕吐,吐到只剩苦水。”

    初生牛犊不怕虎,当时22岁的韩德准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如今快8年过去了,曾经的秀气小伙已经成长为业务精兵,在海上常年风吹日晒,他的皮肤比以前黑了许多,糙了许多,穿上白色的工作制服时对比更是鲜明。

    4cefa308f724450cac55beaf91c91162.jpg

    半岛记者|黄冬梅

    以船为家,不惧风浪勤巡航

    “快准备准备,我们要出发了!”早上天刚蒙蒙亮,在码头,渔政船的船长就吆喝道。眼下,正是休渔期,也是渔政执法人员工作最忙碌的日子,以船为家是执法人员的常态。韩德准家住上马街道上马村社区,休渔期以来,他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356e846ba5154cee87415524608ed673.jpg

    每年伏季休渔期开始后,韩德准便开启“白+黑”“5+2”的工作模式,直到长达4个月的休渔期结束后,才能安心和家人团聚。

    “休渔期是为了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休渔养海。但受利益驱使,依然有少数渔民铤而走险。”韩德准表示,目前,打击违禁渔具是他们工作的重点,而胶州湾常见的违规渔具是地笼,由于地笼在海上隐蔽性较强,不仔细排查往往很难发现。“地笼网又称绝户网,由几节甚至数十节组成,相互连通,两侧都设置倒锥形进口,只要小鱼小虾钻进去,就像进了迷魂阵。这种网具对海洋渔业资源造成了极大地破坏。”韩德准介绍道,有些地笼编组长度上千米,对渔业资源的破坏力极大,需要他们长时间仔细巡查,发现一处清理一处。

    渔政船一天的正常巡航时间为8至10小时,伏季休渔期间需要24小时不间断海上巡航。晚上,渔政船会就近停靠码头,韩德准和队友在船上休息,执法船空间狭小,空气潮湿,即使船靠岸了依然会随着海浪摇摆晃动,晚上睡不好觉,海风吹得时间长了,身体有时会禁受不住,感冒发烧、牙疼等已是家常便饭。但这些年,韩德准已经打心里热爱这份工作,所以风里来雨里去,他都没有过一句抱怨。

    76d2c6d95b8942b1bb710a6d7d8acab5.jpg

    地笼网的设置不仅违反休渔规定,还给船舶航行制造阻碍和危险。“不论大鱼小鱼,一旦游进网就出不来。”韩德准拿剪刀破坏地笼网时,担忧地说道。

    劈波斩浪,让偷捕渔船无处逃

    除了禁渔期巡逻,韩德准和队友还承担着渔船安全执法检查、海上应急救援等工作。“一旦有突发事件,我们就得立刻出动,所以我们没有节假日,夜里也要轮班值守。”

    “发现一艘偷捕渔船,赶紧放快艇!”2019年7月的一天,巡航过程中韩德准发现一艘偷捕渔船,全员闻声而动,快艇一头牵着牵引绳,被迅速放入海中。很快,韩德准和另两名队友穿好救生衣上到快艇中。“由于水位的原因,大船无法靠近小渔船检查,而快艇行动更为灵活。”

    顺着偷捕渔船的移动方向,快艇劈波斩浪,向着偷捕渔船逼近。“他们要收网了!我先把照片拍下来,锁定证据。”韩德准当机立断,一边努力保持身体平衡一边掏出手机拍摄。上船取证是执法行动中危险系数最高的一个环节,海况复杂,两艘大小不同的船相互靠近后,由于排水量的不同,会使吨位小的快艇剧烈颠簸摇晃。靠近渔船后,韩德准身手敏捷地跃入渔船内,并对渔船的位置以及渔获物进行取证。“地笼网目密集,很多小鱼都被捞上来了,我们赶紧把鱼放生,收缴扣押了渔船。”韩德准回忆道。

    1eae423985ba4219bd8dd30ecda7be9d.jpg

    5月1日,休渔期开始的第一天韩德准的孩子出生了,比预产期晚了几天。从此以后,他漂泊在茫茫大海上时,心里又多了一份牵挂。

    韩德准介绍,为了逃避打击,近年胶州湾偷捕船舶呈现小型化、泡沫化趋势。“大多数是泡沫筏,一艘船造价一两万元,违法成本低,可能偷捕几次就赚回本钱了。”今年休渔期以来,韩德准和队友联合市级渔业执法机构查处禁渔期涉渔违规生产的泡沫筏50余艘,清理地笼网2万多条,有力震慑了不法偷捕者,维护了伏休秩序,保障了渔源涵养。

    今年5月1日,韩德准当了爸爸。赶上休渔期开始,他日日夜夜守卫在茫茫大海上,至今只见过孩子3次。“这是我的职责,辛苦一点应该的,只是亏欠家人了。”韩德准内心质朴,虽不善言谈,简单的一句话却流露出对大海的归属感、对工作的自豪感。因为有他和队友,大海不寂寞。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