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孩子冲击清北的机会更多了!城阳将举办全国信息学奥赛,将会给孩子带来这些…
2023-02-27 20:18:13 城阳融媒
  • 城阳融媒讯|  近日,全国信息学竞赛申办答辩会在北京举行。经过激烈答辩,结合前期实地考察,青岛城阳第一中学最终获得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2026)承办权,这是信息学竞赛活动自1984年开始以来,青岛市首次成为举办地。


    据了解,承办此次大赛的直接意义是2026年青岛会单独组队参加全国赛,青岛学子冲刺清华、北大的机会更多了。


    下一步,青岛市教育局将把承办NOI2026比赛,当作带动和探索信息学特殊禀赋学生培养的重要契机,整体规划“早发现早培养”机制,为2026年主场作战培养苗子。

    全国名校竞争

    青岛派出最强“申奥团队”赴京答辩


    青岛能够拿到此次承办权实属不易。据了解,根据NOI相关流程要求,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绍兴市第一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长沙雅礼书院中学、杭州学军中学教育集团文渊中学和北京市十一学校等全国6所学校提交了书面申请。2月6日,NOI评审组到城阳一中进行实地考察和座谈。2月17日,青岛派出强有力的“申奥团队”赴京答辩。答辩会上,青岛市教育局装备与信息中心主任助理臧方青主讲,城阳一中校长江丰岗主辩。


    “九名专家围绕竞赛成绩、资金来历、社会活动、场地准备等进行提问和质询,现场采取‘背靠背’答辩形式,九名专家都是清华北大教授,提问的问题直接而尖锐,再加上参与竞争的学校都是名校,竞争非常激烈。”臧方青介绍。

    c87ffb67495e4a2dbf9cde381790e9db.jpg


    青岛“申奥团队”在答辩中表示,将按照竞赛标准改造城阳一中1450平方米的体育馆,设计安装计算机600台和10匹空调4台。城阳一中现有2座标准化学生公寓,每座公寓5层,建筑面积8800平米,共240多个房间,供大赛使用。学生选手可住在4人间或6人间的学生公寓,公寓有独立卫生间和淋浴间,全部配备空调。学校还有两个大型食堂,第一食堂共两层,可容纳900人同时就餐,第二食堂两层,可容纳2000多人同时就餐。


    能够拿下承办权与青岛市整体的信息学奥赛浓厚氛围也密不可。青岛曾获全国竞赛5枚金牌、25枚银牌、9枚铜牌、200余人联赛一等奖。城阳一中作为青岛市信息学强基计划基地,2018年至今一直承办山东省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青岛赛区)初赛,每年2300多人参赛,组织大型考试、活动经验丰富。据了解,青岛市及城阳区可调动专业的信息学教师近1000人和足量的志愿者为大会服务。


    “早发现早培养”

    为2026年主场作战培养好苗子


    利用2026年举办信息学奥赛的契机,城阳一中将加大对学生的挖掘培养力度。副校长吕准良介绍,城阳一中作为“青岛市强基计划信息学基地”,有强大的信息学教师团队作为后盾,引进有丰富信息学竞赛经验的国家公费师范生,并以信息学强基计划基地校为依托,通过线上和线下辅导,既辅导竞赛课,也辅导数理化强基课,为学生强基计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城阳一中将面向初中具有潜力的学生,提前挖掘培养。“在中考时,面向初中招收信息学后备人才,利用周末、节假日,进行培养;同时加大教练培养力度,我们会引进新的教练,对孩子们进行更多的培训。”城阳一中信息组教研组长、信息学首席教练张善栋说。

    51b0c2e29b5048aaad53427031b6b63e.jpg

    近年来,青岛市把信息学“强基”工作纳入推动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整体进程,通过建立市级“强基计划”基地校、实施贯通培养、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等举措,不断强化竞赛辅导教学研究,加强市级比赛统筹,打造了“公平、公正、优质”的信息学强基“学习全环境”。全市已有500多名学生在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并通过保送、自招或强基计划进入全国名校,实现了获奖学生数逐年递增和分布学校的逐步均衡。


    “承办此次大赛的直接意义是,2026年青岛会单独组队参加全国赛,加上2025、2027年的名额奖励,相当于给青岛孩子多了10个左右冲刺清华北大的机会。


    另外,我们更加看重比赛对于青岛乃至山东省信息学特殊禀赋学生培养的带动和提升作用。”臧方青表示。下一步,青岛市教育局将把承办NOI2026比赛,当作带动和探索信息学特殊禀赋孩子培养的重要契机,整体规划“早发现早培养”机制,为2026年主场作战培养好苗子。


    争取把更多青岛孩子

    通过保送或强基计划送入清北名校


    据了解,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大学科奥赛,信息学竞赛包含了一系列竞赛活动,且从小学一直贯通至高中。其中小学、初中、高中能参加的信息学竞赛称之为CSP,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NOIP的资格预选赛。连续几年来,青岛CSP的一等奖获奖人数均位列山东省第一。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广泛基础和人才梯队,青岛在每年的信息学国赛赛场上都能有所斩获。

    0bf2dc17d79143f3a83f7c6301895bee.png

    信息学竞赛作为国际五大奥林匹克竞赛项目之一、唯一的工科奥林匹克竞赛项目,参加信息学竞赛获奖的同学,可以享受一定的升学政策优惠。省一、二、三等奖,可通过综合评价政策被高校加分优录/降分录取;获得国赛金牌、银牌的考生具有强基计划破格入围资格,可以直接进入校测环节,录取不占本省招生计划;进入国家集训队的选手,可直接保送清华北大。以去年高考为例,青岛二中韩豫葳、孙从博两名同学作为连续两届信息学国赛银牌获得者,成功入围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最终顺利被清华录取。青岛二中2020级学生汪之茗此前也斩获两枚国赛银牌,已经获得了今年清北强基破格入围资格。


    2026年青岛举办信息学奥赛,将会对青岛中小学生学习信息学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计划年内再申办一次全国信息学辅导教师培训班。城阳一中团队要从今年开始,到全国比赛现场学习办赛经验,提前做好承办比赛的详细方案。争取我们既能把比赛办好,也能让青岛的孩子摘金夺银,让更多孩子可以通过保送或者强基计划进入清华北大等名校。”臧方青说。


    来源:青岛教育频道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