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人,“山东好人”候选人评选活动进行中,请为我区的他们投出您宝贵的一票!
2023-02-08 11:11:58 城阳融媒
  • 目前,

    山东好人”候选人评选正在火热进行中。

    全市共5人入选,分别为:

    助人为乐   江   海

    见义勇为   刘   磊

    诚实守信   周思奇

    敬业奉献   梁建英

    孝老爱亲   姜文军

    其中城阳区推荐的候选人为:助人为乐江海敬业奉献梁建英。请大家积极参与,为他们点赞投票

    515da88dfc8c42efb2d8a5bd3691d99b.png9311ae9383614822b2b29822ee6f8f3b.png

    :“山东好人”候选人每月5日公示,接受群众投票,当月20日结束。网络投票每个IP地址每天限投1次,每次限投4个候选人。结合网上投票和专家评议结果,每周从候选人中推出一名“山东好人之星”,每月评选60名左右“山东好人”并在网上公布。


    附:江海、梁建英的事迹介绍


    525a12be25764941a064dc5344ba3c70.png

    江海:无偿献血十一年

    江海,男,1978年7月出生,群众,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大周村社区居民。2011年至今,江海已累计捐献全血2400毫升,成分血220个治疗量(相当于44000毫升血液),共献血100余次。十一年来,他坚持无偿献血、参与志愿服务,孜孜不倦地践行公益事业。

    “无偿献血使我的人生更精彩”

    2011年,江海和家人逛超市时,看到不少市民手持红彤彤的献血本,排在车前等待献血。这一幕,深深触动了他,也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一次献血。

    “献血是一件帮他人延续生命的事情,那次之后,我就养成了定期去献血的习惯。”后来,江海加入了青岛市红十字会和多个爱心献血公益组织,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定期去献血。经常有人问江海“为什么参加无偿献血,而且一坚持就是这么多年?”他直言原因有很多:有献爱心,救人的初衷;有奉献后,求得内心充实的满足;还有来自家庭的大力支持……“无偿献血使我的人生更精彩。现在,无偿献血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路付出一路收获,未来会继续坚持

    除了定期去血站献血,江海也有过直接去医院献血救人的经历。江海邻村的一位居民家里有位亲戚常年患有贫血,需要定期到医院输血,每次所需的血量也较多。有一次,医院血库匹配的血源出现了不足,该居民了解到江海多年来从事无偿献血公益事业,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他帮忙。“没问题,我们尽力帮一帮。”江海听说后便一口答应了下来,并且找了几个协会里的成员一起,定期到医院里给该患者献血。“可惜的是,因为贫血严重,他的身体对输进去的血有很大排斥反应,3年后还是不幸病情恶化去世了。”江海遗憾地说道,言语中有掩饰不住的低落。

    2014年的一天,江海下班回家后,看到青岛血站发布了一则消息:一位年轻小伙遭遇严重车祸,失血过多正在抢救,医院血库告急,希望有爱心人士能够伸出援手。没有过多思考,江海立即开车往市里医院赶去,经过健康征询、查体、检验、抽血等环节,献了400毫升的“救命血”,帮助小伙子转危为安。也是那一次的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

    江海救助过的年轻小伙出院后,通过多方打听联系到了他,表示非常感谢江海的无私奉献,并和江海一起加入了无偿献血公益组织,平时跟着大家做各种公益,必要时也撸起袖子献出一份热血。“这么多年献血,我从不奢求得到什么回报,只是跟着自己的初心走罢了,这个过程中感染和感动了一些人,他们也走上了这条爱心之路,对我来说真是一份意外的惊喜和收获。”江海表示。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五星奖、青岛市成分献血明星……一路坚守,一路奉献。未来,江海将继续沿着这条爱心之路走下去,同时平时也会利用更多的休息时间,穿上红马甲和其他无偿献血志愿者一起走在街头巷尾的献血站,向路过行人发放无偿献血宣传资料,让更多人消除对献血的误解。“血是生命的源泉,爱是生命的阳光。我想用我的爱心,带给生命以希望,带给社会爱的阳光,使每一个陌生的生命都重放光彩。”



    dfeb17f5427741cf84f8498b9f4a06f1.png

    梁建英:感动青岛 科技人才

    梁建英,女,汉族,1972年4月生,山东高密人,中共党员,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先后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23年1月荣获“感动青岛”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梁建英是中国高铁领域技术领军人物,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国家“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高速动车组技术专家。

    她主持研制的CRH380A动车组,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主持研制的“复兴号”动车组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她担当技术领军人,带领一支上千人的高铁研发团队,掌握高速动车组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制了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从运营时速200公里到35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的高速动车组,助力中国高铁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精彩蝶变,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

    她就是曾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现为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梁建英。

    缔造世界“第一速”,“让自己成为巨人”。1995年,从同济大学毕业的梁建英,被分配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那时起,她成为一名铁路列车设计师,开始了和中国铁路事业的不解之缘。

    2004年,国家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正式拉开发展高速铁路的大幕。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引进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开始高速动车组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2006年,中车四方自主研制时速300公里高速动车组,梁建英担任项目主任设计师,第一次亲手设计高速列车。

    2007年12月,梁建英团队成功突破空气动力学、系统集成、车体、转向架等关键技术,国内首列时速300-350公里动车组成功问世。一天晚上,女儿用稚嫩的童音指着电视上飞驰而过的动车组高喊“妈妈,你的车!”梁建英说,那时,她的心中有自豪感和成就感,也有对女儿和家庭的愧疚,“但却无悔”。

    2008年,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全面自主创新,研发CRH380A高速动车组。梁建英再挑大梁,担任主任设计师。 CRH380A最高设计时速达380公里,是当时世界设计运行时速最高的动车组。这个速度等级,世界上也没有先例可循。

    为了摸透动车组在高速运行条件下的动态行为、性能和规律,梁建英带领团队开展海量的科学研究试验。她们奔赴全国各地试验,时而感受北国的数九寒天,时而体验南方的酷暑闷热。试验的日子,每天凌晨四点就开始准备,白天跟车十多个小时,晚上还要整理当天试验数据,制定第二天的试验方案,没睡过一个饱觉。

    2010年,CRH380A成功问世。同年12月,在京沪高铁先导段,CRH380A跑出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中国速度”震惊世界。

    攀登新高度:“复兴号”树立新标杆。2013年,“复兴号”动车组研发项目启动,中国高铁又开启了新的征程。梁建英瞄准了高速列车技术的新高峰。

    2015年6月,“复兴号”动车组样车下线并开始试验。梁建英和研发团队从铁科院环形试验基地到大同线、哈大线、郑徐线,研发人员跟车跑遍了大江南北,经历了严寒酷暑。每天凌晨五点开始整备,白天跟车试验十多个小时,晚上分析试验数据直到深夜11点,每天留给大家休息的时间不超过六小时。最热的时候,“焖”在四十多度的车厢里试验;最冷的时候,蹲守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雪地里。

    “复兴号”从样车下线到最终定型,一共做了2300多项线路试验,试验里程达到61万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赤道跑了15圈,耗时整整一年半。

    当“复兴号”震撼问世时,整车阻力降低了12%,噪音降低了4-6dB,平稳性指标达到优级,一项项先进的指标,标注了中国高速列车的新高度。

    2017年,“复兴号”正式投入运营,并于9月在京沪高铁以350公里的时速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从一名普通技术人员成长为总工程师、技术带头人直到现在的“国字号”的技术研发负责人,梁建英说,自己能走到今天,是赶上了国家高速铁路事业发展的好时机,是机遇让她有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是团队让她获得了攻坚克难的力量。“中国高铁发展到今天,不是一人之功,也不是一个系统和一个专业之功,而是这个行业相关的所有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梁建英说。

    如今,由梁建英及其团队亲手设计制造的动车组已经让全世界领略到中国“智”造的力量。梁建英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先后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创新的脚步从未停下。今年初,梁建英担当了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主任,在这个国字号的研发试验机构中,梁建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她说要带领团队担当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我们这个行业的每一个人对高速列车都是存有梦想的,我们都希望能够把自己的知识、经历放到这个事业中去,用自己的双手去设计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高速列车。”如今,梁建英与她亲手设计的高速列车一同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飞驰着,“未来,我们希望能为大家带来更美好的出行生活。安全、快速、舒适、便捷、智能、绿色的列车,这是每一个轨道交通装备设计师的梦想,我想,这也一定能成为推动我们实现强国梦的动力。”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