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区国家级非遗口述档案|胡峄阳传说
2023-01-17 09:00:00 城阳融媒
  • 非遗项目:胡峄阳传说

    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讲述人:胡维村(胡氏家族第19代后人)

    胡维村

    在城阳的流亭街道,有一个知名的旅游景点:胡峄阳文化园,还有一条路叫胡峄阳路,这些都是为了纪念一个人——胡峄阳。“千难万难,不离崂山。”这句青岛人常挂在嘴边的爱乡之语,就是300多年前由胡峄阳推断得出的。胡峄阳究竟是何许人?

    胡峄阳,名良桐,后更名为翔瀛,字峄阳,生于1639年。少年时的他读过洼里村的私塾,是一个天资聪慧的“学霸”。1655年,16岁的胡峄阳去莱州府应童子试,监场官吏强令考生解衣搜身,胡峄阳对此十分反感,怒道:“视士子如盗贼,何以为国求贤才!”于是拂袖而去,立誓终身不仕。

    关上仕途的大门,胡峄阳带着罡风傲骨回到家乡,以教学授徒为业。

    胡峄阳精研《周易》和理学,终成一代理学大家,著有《竹庐家聒》《柳溪碎语》《易经征实》《易象授蒙》等十余部。这些著作辑录了他的读书笔记和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感情,为后人展示了一个“为文蕴涵哲理、为诗情致旷远”的大儒形象。

    在城阳当地,至今还流传着很多关于胡峄阳的传说。胡峄阳晚年时,乡民们希望他能为子孙后代留下指引。胡峄阳随即提笔写下:大歉不歉,大乱不乱,千难万难,不离崂山。意在告诉后人们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要轻易地离开家乡这块风水宝地。他也因此被称为当地的“保护神”。从那以后,“千难万难,不离崂山”的说法就在当地流传开来,到今天已经成为一句俗语广为人知,它承载着人们对于家乡坚定不移的眷恋和信念。

    胡峄阳与崂山百福庵道长蒋清山、莱阳名士孙笃先交往甚密。胡峄阳精乐理,蒋清山善应风乐,孙笃先善抚琴。胡峄阳揉合古代谱曲、祀典音乐和民间音乐元素,创作形成了独具韵致的音乐系列,后世称“峄阳古曲”。目前已经整理出《梧桐秋月》《燕子归》《白沙流水》等十几篇。300多年来关于胡峄阳的传说,口口相传,不断扩大,逐渐演化成一种区域性的民间信仰。

    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胡峄阳文化和精神,胡峄阳文化园和传承人做了很多方面的努力,他们组织搜集胡峄阳传说200多篇,每到六月初六胡峄阳诞辰纪念日,在胡峄阳文化园都会举办大型祭祀活动。根据胡峄阳传说改编的柳腔戏也会在这里上演。峄阳文化还走进了校园课堂,在学校里进行宣讲。这些努力让胡峄阳传说变得更加生动鲜活起来。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