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知识科普
拉平曲线、推后峰值:不要挤在一起“阳”
青岛日报2022年12月23日

青岛日报2022年12月23日版面
“把握节奏、控制进程、拉平曲线、推后峰值。”这十六个字是山东对当前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进行精准判断后,做出的科学应对之策。
其中,“拉平曲线、推后峰值”更是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所在。该如何理解“拉平曲线、推后峰值”?记者采访了市卫健委等部门有关负责人。
1、为什么要“拉平曲线、推后峰值”?
答:“拉平曲线、推后峰值”,通俗地说,就是大家不要挤在一起“阳”,避免短期内大量人群同时感染,造成发病曲线陡然上升。要让更多的人感染时间推后,让这一波感染的发病曲线尽量平缓,高峰出现的时间尽量晚一些。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表示,中国人口基数很大,短时间内大规模感染新冠肺炎不但影响正常生活秩序,还有可能导致新变异株的出现。作为人口大省,山东65岁及以上、14岁以下人口分别占比15.9%、18.4%,“一老一小”是受病毒影响最大的人群。尤其当下正值呼吸道疾病多发的冬季,如果同时得了流感和新冠肺炎两种疾病,无疑更容易导致重症的发生。
“拉平曲线、推后峰值”就是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这一“拉”一“推”之间,就能给医疗物资储备、医疗救治服务、疫苗接种等工作赢得更多时间,为挽救更多生命打好“提前量”。
2、青岛有哪些举措?
答:建立分级分类诊疗体系。青岛已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组织建立了3371个诊疗点,开展“医+药”双下沉服务,社区(村)医生首诊在基层,为有需要的患者免费发放爱心药物包。同时,社区医生将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对患者实施转诊衔接,把病人转到相关医院。
这些诊疗点为新冠肺炎治疗搭建了第一道“防线”,成为“拉平曲线、推后峰值”的有效举措之一。
3、“拉平曲线、推后峰值”,每个人能做什么?
答:要尽量做好个人防护,争取“晚阳”“不阳”。万一真“阳”了,也不必惊慌,一般来说居家休息的同时对症服药,7天左右都能好个“差不多”。
最重要的是要保护好老人和孩子。让老人尽早接种疫苗,有效降低重症风险,尤其是尽可能让80岁以上的老人和有基础病的老人躲过“阳”的高峰。
躲过这个冬天“阳”的高峰期,等到天气暖和了,疫情更弱了,医疗也能保障了,我们就能迎来“疫去春来”。 (耿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