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条市容秩序示范路“品质高”
2022-12-22 09:23:44 城阳融媒
  • 300条市容秩序示范路“品质高”

    市区累计撤并生活垃圾桶点3337处,新建密闭分类投放点252处

    青岛日报2022年12月22日

    青岛日报2022年12月22日版面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贾臻

    位于李沧区东部的九水东路,是一条东西向的城市主干道。道路两侧有200多家商户、4处市场以及多个居民小区,不时有商户跨门经营、游商浮贩占路经营现象。今年3月起,李沧区综合执法局将九水东路纳入“示范路”创建,商户跨门经营、游商浮贩占路经营现象得到整治,现在的九水东路市容秩序整洁有序,居民居住环境更加优美。

    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获悉,为深入推进全市拆违治乱建设美丽家园行动,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市城市管理局于今年开始在全市开展300条市容秩序“十乱”整治示范路创建工作,并已经全部完成。市容秩序示范路创建标准参照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测评有关市容秩序测评指标,聚焦严重影响市容环境、群众反映突出的市容秩序问题,要求道路及两侧无乱贴乱画、乱摆乱卖、乱拉乱挂、乱堆乱放、乱圈乱占以及无流浪犬、无建筑物外立面破损脏污、无随意停放共享单车等影响市容秩序的现象。各区市在创建过程中创新了沿街晾晒“就近入院”、沿街张贴“入室半米”、经营售卖“限时划线”、应季果蔬“定点销售”、便民信息“规范疏导”等措施,实现管控标准与群众需求相适应,顺应民生需求精准施策、精细管理,探索便民服务与市容秩序监管的和谐统一,不断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垃圾分类与市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既是新时尚,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重要指标。今年以来,青岛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紧盯“撤桶并点、密闭分类投放点建设”这一影响小区环境和品质的关键环节,在为市民群众营造良好分类投放体验的同时,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精准化水平提升,促进全民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加快养成。今年市区累计撤并生活垃圾桶点3337处,完成年度计划的111%;新建密闭分类投放点252处,超额152%完成任务。据了解,为办好垃圾分类这件“民生关键小事”,青岛已连续四年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市办实事”项目。目前,全市5613个居民小区实现分类投放设施全覆盖,累计撤除垃圾分类投放桶点1.1万处,升级改造分类投放点近5000处,在新增挡雨、洗手、照明等便民措施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区域增加自动称重、计量分析、语音提示、监控录像等智能化功能。通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整洁度、便民度、美观度的不断提升,促进居民小区“微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青岛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在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示范村全面推广投放定点、收集定时、运输定车、处置定位“四定”模式,将厨余垃圾实现就地资源化处置“变废为宝”,让村民体验到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前期分类,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截至目前,青岛已创建完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街)15个,示范村(社区)200个,提前超额完成市办实事任务目标。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