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融媒讯|
2022年以来,城阳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部署要求,坚持党建统领,积极探索“乡村公共资源+共富公司”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通过清理回收、专业管理、高效利用等方式,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前,全区社区集体经济总量达11.5亿元,村均资产达到500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约9.8亿元。
坚持“清”字为先
不折不扣打好资产清收攻坚战
坚持“管”字当头
建立健全资源管理长效机制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开交易、交易统一监管”的原则,在全区建设集体资产管理专业平台——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把农村公共资源变资产,放在产权交易平台上变现。目前,全区8个街道的集体资产交易中心累计开展交易6923余项,累计交易金额达57.6亿元。一是做到有章可循。全区8个街道均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承担集体资产资源租赁、资产处置、工程建设、货物采购、服务外包等交易业务。结合全区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实际,及时出台文件用以指导各街道开展产权交易工作;结合农村产权交易运行实际,在原有文件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出台了《城阳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办法(试行)》用以保障交易运行、规范交易行为、实现交易效益。二是实现利益最大。通过平台交易实现了资产溢价,社区集体资产、资源,只要符合交易标准,全部实现了进场交易,促使集体资产运营市场的规范发展。2022年以来,各社区通过产权交易平台实现资产溢价675.83万元。惜福镇街道超然社区把闲置资产纳入平台统一公开招租,社区两个厂房经过多轮交易平台公开竞价,在原标的额基础上为社区多增收46万元。三是降低发展成本。社区把可纳入平台的需要购买的物资或者服务明细发布到平台上,多家企业公开竞拍,降低采购成本,为社区节约了发展资金,目前已累计节约资金610.5万元。城阳街道小北曲社区采购150万个垃圾袋通过公开询价,每个袋节省0.147元,为社区节约22.05万元。
坚持“用”字为要
融合形成资源共享集群效应
摸清家底不是目的,如何盘活用好社区家底,最大程度发挥效益才是关键。城阳区坚持尊重民意、依法依规、稳妥推进集体资产发展壮大。一是金融业务赋能,盘活村集体“沉睡”资金。城阳区各社区资金存量大,如何帮助社区让这些“沉睡”资金“活”起来,是城阳区面临的一大难题。今年全市“乡村公共资源+共富公司”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讨交流会上,提出通过乡村共富公司把资金整合统一与金融机构对接,开展“共富金融”。城阳区积极探索,在河套街道试点,以街道为单位将各社区闲置资金打包开展竞争性存款,通过“共富金融”完成了大资金对小资金的良性联动,每年直接增加社区额外收入600余万元,使街道经营性收入过百万社区占比达到89%。目前,上马街道正在试点统筹各社区闲置资金,集中打包与银行进行竞价谈判,预计能为社区增收124万元。二是市场化运作,提高集体资产效能。棘洪滩街道东毛家社区探索出“党组织领导+公司化运营+经理人运作”的运用新模式,成立文化旅游共富公司,收回闲置民房打造特色民宿,引入公司运营,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实现集体经济持续增长200万元以上。夏庄街道南坡社区对清查出的一处废弃矿坑进行修复,开发建设了40亩石榴园,预计建成后每年可为社区增收近20万元。目前,全区已成立共富公司13家,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三是资源抱团发展,推动资源融合共享。城阳区鼓励社区打破原有行政界限、地域限制,积极推动“大社区党委”共建机制,片区内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在全市率先提出了“片区”发展理念,目前正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四大片区建设,棘洪滩街道东毛西毛片区5个社区抱团打造“水源之地·乡村记忆”城市近郊新农村示范样板,夏庄街道山色峪片区8个社区抱团打造“溪谷山舍·樱漫山色峪”,上马街道智慧生态片区7个社区抱团打造“十里桃源·万亩稻香”近郊生态田园示范样板,惜福镇街道历史文化片区8个社区抱团打造“文韵惜福”城郊浅山区域示范样板。上马街道林家庄社区联合周边社区将闲置多年的盐滩地,连片租赁给九天智慧农业基地发展规模化海水稻,每年为社区增收25万元。抱团连片推进了各发展要素间的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实现集体经济“蛋糕”越做越大,切切实实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来源:岛城先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