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融媒讯|为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服务效率和效能,今年以来,河套街道把“主动告知、主动发现、主动公开”作为深化社会救助工作的主抓手,整合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以及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力量,共同点亮“小桔灯”七色光,彰显社会救助领域活力。
践行社会救助政策主动告知机制
期间,街道围绕服务低保、特困、残疾人等工作对象,依托街道、社区社会救助服务站点,主动深入服务对象家中,宣传政策、了解需求,联动资源、提供帮扶,不断完善已有信息,填补服务空白,延伸政策帮扶。发动向阳花社工站、社区民政主任、网格员等队伍力量,聚焦重点人群上门服务,累计发放社会救助工作“明白纸”500余份,“面对面”答疑解惑20余次。
同时,街道依托“小桔灯”社会救助工作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相关站点,鼓励和引导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等志愿力量广泛参与,主动用脚步丈量民情,积极宣传各类社会救助政策和成效,摸排发现困难群众所需所求,形成困难群众需求清单,实施分层分类救助。
践行社会救助对象主动发现机制
强化街道、社区、网格三级数据互通共享,根据线下走访和线上摸排反馈的情况,今年新纳入低保20户,共认定低保边缘家庭52户120人,临时救助困难群众59户90人,发放救助金44.67万元,保障城乡低保家庭270户380人,发放城乡低保金397.38万元。街道还从摸排台账、服务记录等方面入手,梳理规范了社区服务档案,做到工作有计划、服务有记录、效果有反馈。
此外,街道及社区立足保障困难群体多样化服务需求,拓展“小桔灯”心理救助向“物质+服务”多维社会救助模式延伸。通过购买居家养老、特困护理、老年人自理能力评估等服务,畅通帮扶支持渠道,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依托专业心理服务机构开展困难群体心理关爱、儿童主任培训等活动,不断充实社会救助经办服务力量。
践行社会救助信息主动公开机制
今年以来,街道和社区不断加强公开公示、资金发放等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了社会救助主动公开力度,按照及时、公正、透明、准确原则,通过公开栏、社区网格群等多种渠道,主动公开社会救助信息百余条。
下一步,河套街道将继续践行社会救助“三主动”工作机制,汇聚多元力量,不断提升救助维度,通过打造孙东社区和大涧社区的“小桔灯”社会救助品牌可视化场景,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其它社区稳步向前,不断扩大“小桔灯”社会救助品牌影响力,营造公众关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助力社会救助工作的良好氛围。
通讯员 刘乐乐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