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融媒讯|棘洪滩街道张家庄实施“三长一站”(三长:区片长、街巷长、楼院长,一站:城市管理服务站)城市治理新模式以来,“三长”和“一站”负责人各司其职,为社区居民解决了各类问题100余起,做到了从源头找准症结,及时破解难题,打通群众参与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
街巷长+志愿者打通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张家庄社区开始实行“三长一站”工作体系后,推选出2名街巷长,同时组建了一支志愿队,负责宣传、督导垃圾分类等相关工作。今年以来,张家庄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位列街道榜单前列。
区片长“一站式”服务为群众破解难题。在张家庄社区,区片长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配合街巷长及时处理社区环境问题和居民反映的问题。
张家庄社区进行“撤桶并点”后,生活垃圾投放点从18个整合到4个,驻桶指导的工作量加大。街巷长不仅要协助和督导指导员的工作,还要在非投放时间和志愿者们一起进行巡查,及时清理未按规定投放的垃圾,避免产生异味、滋生蚊虫,影响环境卫生。该项工作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
党建引领引导党员群众当好“排头兵”。“三长一站”城市治理新模式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本着“资源共享、问题共商、社区共治”的原则,建立以社区党委、社区党员、社区“三长”为主要成员的组织架构,建立定期沟通、分工合作机制,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当好垃圾分类的“排头兵”。
在党建活动中,社区倡导设立“垃圾分类公益日”,组织志愿者150余人次,进行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预约收运;邀请了街道垃圾分类宣讲团10余次,为社区居民宣讲垃圾分类知识,组织开展厨余垃圾自制生物酵素、宣传堆肥和阳台花园菜园种植技巧。倡导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并最大化实现资源再利用。
自推行“三长一站”城市治理新模式以来,张家庄社区已实现垃圾分类由理念到意识、由意识到行为、由行为到习惯的转变。下一步,棘洪滩街道将持续优化“三长一站”工作机制,整合现有网格员、志愿者、热心居民等社会资源,努力营造卫生整洁、生态优美、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通讯员 张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