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融媒|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城阳区充分发挥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作用,科学有序组织疫情防控八个“一对一”志愿服务,为群众提供精准、暖心志愿服务,汇聚起志愿战“疫”磅礴力量。
城阳街道大北曲后社区老年人通过“一键呼叫”系统,志愿者提供上门服务
精心组织,筑牢“红色防线”。按照八个“一对一”志愿服务要求,城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整合志愿服务组织(团队)力量,通过建立健全“实践站、服务队、志愿者”工作机制,织密织牢防控网格,使广大志愿者成为基层抗疫一线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共有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城阳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6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近万余名志愿者,协助做好宣传普及、跑腿帮办、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工作,擦亮“志愿红”文明底色。
城阳街道东郭庄社区志愿者协助做好测量体温工作
精准服务,打通“最后一米”。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平台和志愿服务“网约模式”,疫情期间群众在线点单460余单,需求内容涵盖跑腿帮办、秩序维护等四大类,在线志愿者(志愿团队)第一时间完成接单,并迅速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志愿服务;依托“一键呼叫”系统,疫情期间为65岁以上老年人、独居老人、残疾人解决生活服务保障、陪伴等需求900余个。充分发挥城阳区瑞阳心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专业优势,通过线上全面覆盖、心理危机干预和开展专家督导等手段,送上心理援助和心理疏导服务,为建设人文生态幸福家园添加“心动力”,筑牢抗击疫情的心理防线。
城阳区瑞阳心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持续开通“心理抗疫热线”
红岛街道沟角社区文明实践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协助做好核酸检测登记
精细保障,关爱“温暖人心”。通过开展“结对”式帮助和“订单”“送单”式服务,做好志愿服务供需匹配,温暖了人心,汇聚起抗“疫”大爱。为了方便居民生活学习,减少非必要的外出,在学生居家上网课期间,上马街道林家村提供免费打印网课资料服务,由志愿者将资料打印好并送上门,确保防控学习两不误。棘洪滩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从每天接单送货的红色跑腿员到忙在一线的大学生志愿者,尽己所能为在抗击疫情一线的“逆行者”,为生活受到疫情影响的市民群众,送去温暖关爱。城阳街道后田社区关爱志愿队的志愿者们每天拎着菜篮,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人员提供代买代送等生活服务,真正让“志愿者多跑腿,群众少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