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调整!网友热议:我突然成高血压了?
2022-11-14 14:17:12 城阳融媒
  • 13日  

    《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  

     
    按照新《指南》  
    中国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  
    由≥140/90mmHg  
    下调至≥130/80mmHg(毫米汞柱)  

     
    这意味着  
    原本血压值处于  
    130/80mmHg~140/90mmHg区间的人群  
    将从“正常高血压高值”人群  
    被转入高血压人群  

     

    图片

    许多人表示
     
    一觉醒来  
    突然变成“高血压患者”了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也有对此比较关注的网友表示
     
    其他国家的标准早就调整了  

     

    图片图片


    2017年11月,美国高血压协会/美国心脏病协会(AHA/ACC)率先将高血压定义为≥130/80mmHg。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孙英贤团队结合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2011年数据,依据新标准估测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达6.13亿,而符合2010年中国指南的标准的人数约为2.68亿  

     
    《指南》制订组专家、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郭艺芳接受采访时表示,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下调带来的影响。“高血压诊断界值从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使高血压患者增多,但只有22%的人群需要服药治疗。多数人不需要吃药,只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就能使血压恢复到理想范围,如控制饮食、减重增肌、少吃盐、戒烟戒酒等。”  
    郭艺芳进一步指出,在新增患者中多数人不吃药便能控制血压的前提下,新标准的实施会短期增加医疗负担,但增加幅度并不大,医疗经济学代价较轻。  

     
    下调高血压诊断标准总的来说符合医疗经济学原则。因为下调能让更多人在早期关注血压情况,积极干预以降低血压,能显著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在5至10年后,国内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较少,由此节约大量的医疗费用。而节约的这部分费用远远超过因标准下调导致少部分人吃药所花费的经济代价。”  

     
    从各方面看来,高血压诊断标准调整会引起波动,不过专家认为此次调整对社会群体健康有益。与欧美发达国家对比,我国高血压诊疗情况在经过半个世纪努力后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公众仍不了解高血压危害、不重视高血压诊疗,很多人确诊后不吃药、不治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你的血压正常吗?
     
    新标准对你有什么影响?  

    来源 齐鲁晚报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