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0平米“大土堆”变身“园林景观” 城阳街道绿色生态理念破解建筑垃圾堆体治理难题
2022-11-12 17:12:39 兰春晓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村改造、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渣土已成为环境治理的难点,这些因城市“新陈代谢”加速而产生的“代谢物”,严重影响了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如何处置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近日,城阳街道建筑垃圾堆体治理再结硕果——30000平米废弃“大土堆”变身生态“园林景观”。“大土堆”位于春阳路以北、青特滨湖国际以西,总占地面积约31000平方米,最高处接近20米,主要由附近开发建设后的建筑渣土汇集而成,脏乱差现象严重,给附近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图片

    △整治前的滨湖国际西大土堆

    2022年9月,城阳街道启动滨湖国际西“大土堆”绿化整治项目,对堆体进行平整改造后,通过播撒速生、耐瘠薄的花卉、木本种子,全面推进生态覆绿。共种植草皮约20000平方米,同时搭配种植迎春、红叶石楠球、白皮松、紫叶李、美国红枫等绿植丰富立体景观艺术效果,实现了在环境整治的同时满足附近居民观赏、休闲需求。

    图片

    △整治后的滨湖国际西大土堆

    近年来,城阳街道紧紧围绕建设“湾区都市活力城阳”总目标,奋力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把“大土堆”生态治理作为拓展城市绿色空间、提升居民改革获得感的重要举措,以问题意识和改革思维强势破解建筑垃圾堆体治理难题,做到了让城市管理更精细、让城市环境更优美、让居民生活更幸福。截至目前,全街道共完成建筑垃圾堆体销号整治7处,打造生态公园2处,新增绿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

    一是严格建设标准。制定“大土堆”治理行动方案,明确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竣工验收、养护管理等技术标准,加强施工成本控制,深入现场咨询调研,确保生态治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二是科学整地塑形。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对区域内大土堆“削尖填凹”,营造缓坡地形,对坡面设置排水沟,有效防止安全隐患和次生灾害。三是打造景观亮点。全面推进生态覆绿,以乔灌、地被、花卉结合,营造针叶、阔叶与彩叶树种混交,形成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成片有形、与周边建筑相容一体的绿化景观。四是人文生态结合。如在宁城路“大土堆”绿色生态整治项目中,打造了梦幻婚礼、国学大观、奇趣畅想3个主题园,同时,在公园重要点位,设立“律己廉为首,立世德为先”的廉洁文化主题景观,与公园内“国学主题园”形成呼应,让人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廉政教育,既突出主题特色,又提升公园的整体风貌。

    图片
    图片

    △宁城路花海公园“喜迎二十大”花卉景观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