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区司法局着力实施“四项工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
2022-11-03 14:44:09 城阳融媒
  • 2022年,城阳区司法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政治机关、法治部门、纪律部队”职责定位,着力实施“四项工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通过“强理论、抓党建、带队伍、创品牌”,提升新时代全区司法行政队伍“凡事讲政治、谋事为群众、干事重实效、成事争一流”的作风能力,扎实推动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推进“四区一园”建设、打造湾区都市活力城阳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实施“铸魂”工程,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

    (一)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坚决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召开2022年度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制定《2022年度党组及其成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突出工作重点,明确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对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持续深化政治理论学习,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

    建立常态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制度,制定党组会“第一议题”、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支部活动固定主题学习制度,突出抓好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年内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70余篇,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确保司法行政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三)加大纠风肃纪警示力度,推进清廉司法行政建设

    制定《深入推进司法行政领域清廉建设的实施方案》,打造“清风长廊”“清风会议室”,创新和丰富党风廉政教育形式,通过典型案例通报、警示教育大会、重要节点警示教育、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形式提醒党员干部严明政治纪律和规矩,增强底线思维。

    实施“固本”工程,推动“党旗红”引领“司法蓝”

    (一)明确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制定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和支部书记、支委班子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编印《党支部制度汇编》,形成权责明晰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创新党支部工作分析研判制度,每月召开支委会通报工作进展,全面提升机关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成功创建2个区级“五星党支部”。

    (二)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提升党内政治生活凝聚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常态化开展“三述”,班子成员作为普通党员参加支部各项活动。2022年开展“三会一课”34次、主题党日10次、组织生活会3次、班子成员上党课6次、干部职工上讲堂6人次、谈心谈话80人次,切实提升了党的组织生活质量。

    (三)坚持党建引领行业发展,多点位打造红色阵地。坚持党建引领,为法律服务行业健康发展提供红色动能。先后打造了山东诚功(城阳)律师事务所“三维”、山东众成清泰(城阳)律师事务所“党旗辉映清泰红”等8个党建品牌,3家律所党支部被评为市、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4个党建项目获城市基层党建项目奖项,成立了邢妮妮、代宝义两个市、区级党代表工作室,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实施“强基”工程,锻造司法行政“实干家”队伍

    (一)以 “提升”为着力点,打造学习型干部队伍

    制定《局2022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方案》,聚焦“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开设“党性教育”“能力提升”“作风建设”“法治素养”四大讲堂,按月制定培训计划,今年已组织“一把手”讲党课、公文写作、法律讲座等各类培训12场次,引导党员干部深化思想认识,夯实理论基础,提升综合能力,增强行动自觉。

    (二)以“务实”为落脚点,打造效率型干部队伍

    深入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制定下发《关于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及《配档表》,确定“三个阶段”“八大环节”49项具体措施,坚持“挂图作战”,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等系列活动,确保活动不虚化、能落地、见实效,《大众日报》及《青岛日报》刊发宣传相关做法。坚持以绩效为导向、以考核为抓手,修订完善《司法局各部门及工作人员平时绩效考核办法》,每季度对部门及个人开展绩效考核。坚持“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全面推行“马上办”工作理念,出台《重点工作“红黄绿”挂牌督导工作办法》,每月对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实行“红黄绿”挂牌督导,激发全局干警进取意识,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地。

    (三)以“内生源”为切入点,打造专业型干部队伍

    坚持内强外引,多点发力,鼓励干警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积极申报公职律师,在人员招录、调入中优先考虑法学专业人才,今年新进人员6人,其中法学专业3人,有2人通过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为干部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全局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人员达到18.5%。同时注重干部梯队建设,建立年轻干部上挂下派机制,今年选派2名年轻干部挂职担任司法所所长助理,增强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近年来,城阳区司法行政队伍中涌现出“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山东省最美公务员”“山东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山东省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等一批先进人物,起到了良好示范带动作用。

    实施“点亮”工程,打造司法行政“金字招牌”

    (一)推进清廉机关建设,点亮“法治清风”廉政文化品牌

    坚持创品牌、建文化、树形象,打造“法治清风”廉政文化品牌。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充分调动全区法律服务资源,创新打造“政律廉盟”,通过党建引廉、学法促廉、以法护廉,构建清廉共同体,将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文化融入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及法律服务行业各环节、全过程,合力优化全域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青岛日报》刊发了相关经验做法。

    (二)深化党建文化建设,点亮“法治先锋”党建品牌

    打造“法治先锋”党建品牌,将作风能力提升、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纳入党员活动,开展“党旗红”引领“司法蓝”系列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组织“人人动手·清洁家园”、“喜迎二十大·热血践初心”、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法律服务进社区、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党员过政治生日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富有司法行政特色的党员活动,发挥党建品牌示范辐射作用,树立起司法行政系统党员干部良好形象,推动党建与业务互融共进。

    (三)立足司法行政职能,点亮“法治城阳”法律服务品牌

    立足“一个统筹、四项职能”,实现法治赋能经济发展,服务保障中心工作,护航优质营商环境。坚持便民利企,持续开展证明事项清理,创新“随队监督”等执法监督手段,在全市率先开展行政应诉“双百双提升”工程,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聚焦市场需求,深化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督促惠企政策落实,组建“两新群体”精准法律服务联盟,拓展法律服务覆盖面,优化普法宣传形式,提升法律服务效果。发挥专业优势,牵头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拆迁攻坚行动政策制定工作,为相关工作议题开辟合法性审查“绿色通道”。组建专业法律服务团队,出台《城阳区收回集体土地使用权实施方案(试行)》,编制法律政策汇编及典型案例汇编,开展“法律护航”专题培训,全力保障全区中心工作。

    通讯员 高珊珊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