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干部于宗坤从警16年“淬炼成钢”
2022-10-18 16:44:45 城阳融媒
  • 城阳融媒讯|10月17日早上7点多钟,于宗坤来到了交通事故处理科,习惯地打扫完了办公室卫生,从档案柜里取出一个交通事故档案开始分析研究,为接待双方当事人及家属做好准备工作。

    edf1a3ae475647c683b4d8274b23f453.jpg

    1976年出生的于宗坤,1998年加入中国共党员,1995年当兵入伍,从军11年。2006年转业至城阳公安分局交警大队,从事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现任交通事故处理科大案组一级警长。他认真勤勉的工作作风,得到同事的一致好评,多次获得嘉奖和优秀公务员。

    在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上,于宗坤一干就是16年,他以一个人民子弟兵的标准融入到工作当中,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为群众办实事。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累计处理重大事故1600余起,破获肇事逃逸案件100余起,有效地打击了犯罪,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每年命案破案率达到100%,被同事誉为“破案能手”。

    他勇做“逆行者”

    于宗坤勇做“逆行者”遇到大案要案主动请缨、冲锋在前,他从来不喊苦,不叫累,带领警组其他战友一起攻坚克难。

    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是及其繁琐的,需要很高的耐心和细心,上班的时间除了接待群众,还要做大量的调查走访、嫌疑人指认现场、调取视频,询问有关人员的工作总是在加班的时间中完成。于宗坤对待发生事故的群众总是耐心解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每当半夜接到单位电话时,铃声像是急促的警笛,不管在单位还是在家,他都要第一时间奔赴大案现场。尤其是每年中秋节等节日,都在节日岗位,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遇到重大逃逸案吃住在单位,与同事们一起连续作战,攻坚克难。

    时间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大案组”民警来说,早一分钟,就能在现场被破坏前看到更多真相,早一分钟,或许可以从围观人群里发现肇事者,早一分钟,还可能在肇事车辆没走多远时把它拦截。

    =有些案件,事发地往往没有监控,比较偏僻,目击者难找,于宗坤还要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靠着一步步走、一家家问来获取线索。而这种看上去似乎并不高明的办案手法,却能助他屡破大案。“我们办的是群众案件,破案也依靠群众”于宗坤常说。

    无厘头的肇事逃逸案花了他4天时间

    2017年7月16日,事发在城阳区迎宾路上,早晨不到8点的时候,一名骑自行车的男子被撞身亡,肇事者逃逸。于宗坤赶到现场时,有用的证据只剩一地的大灯玻璃碴和一个防雾灯,还有路右侧护栏上三十多米的划痕。

    确定肇事车辆的车型成为当务之急。于是,于宗坤拿着肇事车辆现场遗留的大灯碎片和雾灯,去几家汽车修理厂和4S店走访调查,最终确定肇事嫌疑车辆车型。但是,全市符合该车型的车辆足有三千余辆,排查难度、工作量之大难以想象。

    三天后,于宗坤与同事经过大量的调查走访,最终在辖区一处汽修厂找到了疑似肇事逃逸车辆,经散落物与肇事车辆大灯比对吻合,锁定该车为“7.16”重大肇事逃逸车辆,民警当场将嫌疑人抓捕归案。经审讯,嫌疑人对驾车肇事逃逸致一人死亡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案件成功告破。

    通过这起案件既保证了受害人的损失得到赔偿,又进一步教育了肇事方,得到了受害人家属的认可。真正做到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

    群众的眼睛,就是屡破大案的“天眼”

    破案后,受害人家属送上锦旗。于宗坤觉得,给家属一个完满的结果,是一个交通警察的职责所在,为受害者伸冤,也是作为一名交通警察给受害人家属的交代。很多动力源自于那些普通的群众。这些群众不仅仅是他工作服务的对象,也是他们破案的关键。

    于宗坤经手的不少案件都是无厘头大案,目击者难寻。但最后都是依靠群众的力量,获得有效信息。甚至有些群众会直接告诉他,这车是某某家的,或者根据事发时间就判断出某某那时候肯定出了门,有效线索就来了。

    于宗坤始终把“为群众办实事”、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当成重点工作来抓,在日常的工作中,他积极热情为群众服务,争做人民满意的好交警。每次破获大案,他从不居功自傲,只是谦虚谨慎的说:“做好事故处理工作就是最好的为人民服务”。

    从警16年以来,他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始终坚守工作岗位,忠诚履行职责,牢记担当使命,敢于牺牲奉献,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讯员 张懿文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