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七、八月份“城阳身边好人”名单公布!
2022-09-09 10:01:31 城阳融媒
  • 弘扬时代新风,挖掘先进典型。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陈淑青等6名同志(排名不分先后)为2022年度七、八月份“城阳身边好人”名单如下,一起来看一下吧!

    事迹简介


    d28758813001442084012f5f119648ee.png

    陈淑青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宿管老师

    陈淑青,今年52岁,1992年嫁进西河套,用整整三十年的时间诠释了“孝”和“爱”的内涵,是社区出了名的好媳妇。

    几年前,陈淑青的婆婆因轻微脑梗住院,治疗过程中又查出了甲状腺癌,2021年做了手术治疗。但半年后,婆婆又确诊肺癌。连逢不幸,她强忍难过安慰丈夫和老人。因工作特殊,丈夫不方便长期请假,陈淑青便主动提出跟同事调班,和小姑子轮换着在医院照顾婆婆。  

    住院治疗期间,化疗的副作用导致婆婆吃不下东西,脱发情况更是严重。病痛的折磨与严重的脱发问题使得一向爱美的老太太情绪极度低落。面对婆婆的烦躁情绪,她没有去讲大道理,而是细心地询问婆婆的口味,每天变着花样做婆婆爱吃的东西。对于婆婆爱美的心理,她则耐心劝说安慰,让婆婆看到希望。除此之外,她每天帮婆婆洗头,用指腹给婆婆按摩头皮,以保证头皮和毛孔的清洁、舒适。

    在陈淑青的细心安慰下,老人乐观了不少。出院以后,陈淑青还立刻贴心地为老人购置了发套,帮老人整理出更美观的形象。在她的精心照顾下,不到半年,婆婆的头发惊喜地慢慢长了出来。公婆时常感慨道:“老人住院免不了端屎端尿,大部分都是闺女去陪床,像她这样,儿媳妇和亲闺女一样使唤的,真不多见。” 陈淑青默默为家庭付出,任劳任怨,她的孝心和爱心得到了家人和邻里的一致好评。

    对家人如此,对街坊邻居,陈淑青也十分有爱心。2020年,她加入西河套社区志愿服务队伍,时常为社区内的孤寡伤残老人上门理发,打扫卫生。不免辛苦,但她却乐在其中。

    d2805ad355754536afffbbed3c535813.png

    袁著春

    城阳区城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

    袁著春是城阳职专一名普通的汽修专业课教师,但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名共产党员,他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勇于担当,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1998年8月,袁著春带着对教育的无限憧憬,踏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转眼已是24年。在这期间,他一直从事着一线教育教学工作,担任班主任十八年。作为一名高三班主任,他的工作是繁琐的、忙碌的,但是他坚持用心、用爱传递正能量,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和学生们在一起。其所带的班级在学校的量化管理中总是名列前茅,被评为青岛市先进班集体、山东省先进班集体。他本人也先后获得青岛市教学能手、青岛市优秀班主任、青岛市技能大赛优秀辅导老师、城阳区优秀青年教师、区教学能手、城阳区名班主任、区最美教师、成县优秀教师等荣誉。在教学技能比赛中,他还获得过青岛市优质课一等奖、青岛市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全国中职“创新杯”教师学习任务设计及说课比赛二等奖、青岛市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课堂比赛一等奖。一项项荣誉串起了袁著春勤勉敬业、硕果累累的职业年华。除此之外,他还远赴甘肃支教一年有余。在支教期间,袁著春几乎走遍了甘肃成县的山山水水。在他和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诸多爱心人士为成县两所学校捐助了两个“爱心书屋”,结对帮扶了十多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由于表现突出,袁著春被成县志愿服务联合会评为“最佳奉献志愿者”,被成县文明办和成县志愿服务联合会评为“优秀志愿者”,被成县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教学之余,工作多年来,无论严寒酷暑,袁著春从不放弃进修学习的机会,始终追求自我提升。他先后取得了高级制图员证、高级钣金工证、电焊工技师证、电焊工高级技师证、汽车维修工技师证等。

    平凡铸就美丽,蜡炬成灰爱依然。


    99987bcbfac342279ae270a437e018b2.png

    杨松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主任

    7月15日上午,家住流亭街道的一名00后小伙,经多方打听后,带着一面写有“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锦旗来到约定的地方,感谢他的救命恩人。小伙子所要感谢的救命恩人名叫杨松,是一名神经外科医生。

    7月10日下午三点左右,杨松和家人沿着白沙河散步。突然,杨松远远看到一个正在河边钓鱼的人,在甩鱼竿时被旁边的铁链子绊了一下,就扎进了河里。整个过程很快,一开始杨松还不确定那人是不是落水了,还以为是下河捡东西,但是医者的警觉性促使杨松直接跑过去喊了两句,走近了才看到小伙子在水里乱扑通,嘴里灌进了不少河水。见状,杨松心里暗叫不好,扔下手机就跳到河里救人。由于当天刚刚下过一场雨,白沙河水涨了不少,杨松游了十多米的距离,才游到了小伙子身边。接着,他就架着小伙的胳膊,让他头部露出水面,保持呼吸通畅,然后借助他腿乱蹬的力量和自己的力气一点点往岸上游。他用力蹬到岸边,扶着小伙子成功上岸。看到小伙子身体没有什么大碍,杨松交代几句后,就拖着湿漉漉的身体回家了。回家路上,杨松腿部隐隐作痛,这才发现在救人过程中,小腿不知道被什么东西划了两道一指长的伤口,简单处理之后,他很快把这件事忘了,在他看来这只是举手之劳。

    在这之前,杨松还曾有过两次救助他人的经历,2008年前后,杨松上班路上遇到一位晕倒在地的路人,于是立即为其进行了心肺复苏,并且拨打了120。2010年,杨松路过一个劳务市场时,看到一名务工人员突发癫痫,于是一边赶紧施救,一边及时打电话联系救护车。

    杨松相信每个人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会伸出援助之手,何况自己还是一名医生,不管是在手术台上,还是在医院之外,救人是他的本能,更是天职,下次遇到这种事,他还是会毫不犹豫这样做。


    700a65fa9c4043dba1b853d94137eaa5.png

    孙新秀

    城阳区民声服务中心网信受理科副科长

    孙新秀,1988年生,2017年9月入职城阳区民声服务中心,现任网信受理科副科长。

    她坚守初心、真情投入,恪尽职守、默默付出,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个市民诉求问题,经她协调办理的市民诉求问题无一差漏,按期回复率100%。五年来,她将一个个满腹怨言的投诉问题办理成满怀喜悦的好评案例,以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用真情诠释着“惟民之声”的含义。

    工作以来,虽然经历了从电话受理渠道到网信受理渠道的岗位转变,但她真诚对待每一个市民诉求的情感、严谨办理每一个市民诉求的责任心始终没变。市民的诉求问题不分昼夜,加班已经成为孙新秀的工作常态。作为一名母亲,她因工作缺席过孩子的很多重要时刻,但她觉得自己对工作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因工作突出,孙新秀荣获2019年度城阳区“民声服务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度“城阳区优秀共青团干部”等称号。

    一个人的力量是推动工作的加法,而团队的力量则是推动工作的乘法。孙新秀不仅做好了个人工作,还带领团队共同进步。她带领网信渠道的同事们一方面不断学习掌握业务知识、钻研法律法规,为提高办件质效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解决好特殊情况下的新问题。今年上半年,面对个别渠道受理量达到1300%的增长率,孙海秀带领同事们通过精简办理流程、优化科室内部分工、加强协作等措施,高标准做好办理工作,为市民提供365天不间断、24小时不打烊的高效服务,赢得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在她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城阳区的民声诉求办理工作每年都是全市优秀。在负责民声服务中心管理话务队伍、担任团支部书记期间,孙新秀坚持抓队伍建设,建立谈心谈话制度,给予话务团队和青年人积极的正能引导。为了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她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与思想交流提升活动,凝聚精气神,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近年来,城阳区民声服务中心话务团队有4人荣获“城阳好人”称号,城阳区民声服务中心团支部先后荣获区“阳光团支部”、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等荣誉称号。


    85133d585f4d4b4aa4ebf78a27a27a43.png

    陈琳琳

    城阳区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制科负责人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陈琳琳始终以崇高的思想觉悟、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对疾控事业的无限热爱,对待这次战“疫”中的每一项工作任务。疫情开始时,陈琳琳被分到应急队,参与救治了城阳区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随着疑似病例的增多,数据分散难以统计,陈琳琳承担了数据汇总统计工作。此外,她主动加入核酸采样队,在隔离酒店、社区、养老机构等地为重点人群采样。从疫情开始至今,陈琳琳一直在疫情防控的各个关键岗位上轮转,不计付出,不论回报。

    2012年,陈琳琳参加工作,被分配到传染病防制科,从事艾滋病的防制工作。她专心钻研学习艾滋病相关专业知识,经常向前辈们求教。为了能随时学习,她的床头和办公桌上一直放着专业书籍。

    2019年初,单位科室调整,成立了单独的艾滋病防制科,陈琳琳成为了科室负责人。从事艾滋病防制工作以来,陈琳琳面对过数百位艾滋病感染者。对于他们,陈琳琳从未有过歧视。与感染者沟通,是她必须要做的事情,这个环节也是最具风险的。很多患者在知道自己生病后埋怨、悲观甚至绝望,陈琳琳通过真诚沟通,让他们重新感受生活的美好。

    作为一名防艾工作者,陈琳琳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艾滋病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也希望社会能够更加包容和平等对待他们。


    1a3eae402c444683908de9d57efd353a.png

    杨栋

    城阳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

    杨栋医生在城阳人民医院工作已经有12年。作为一名“85后”,他勤奋好学,经常参加培训班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同时也积极向上,主动承担抗击疫情和对西部的帮扶工作。

    2020年疫情爆发之初,杨栋医生就申请到一线工作。后来根据医院安排,杨栋医生被借调到发热门诊担任行政助理,负责上传下达,协调各部门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事宜。凭借出色的个人能力,他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同年11月份,杨栋医生开始担任发热门诊负责人。在发热门诊工作的525天里,他接诊的入境患者占全青岛市总入境就诊患者的80%,并创造了零漏诊、零误诊、零交叉感染的好成绩。

    2021年11月,青岛市下达对口支援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的任务,杨栋医生毅然报名,并于11月19日踏上了援助陇南成县的征程。在帮扶工作的半年时间里,他为患者消除病痛并积极帮助同事提高业务能力,得到了患者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从甘肃支医回到青岛后,杨栋医生没有休息,而是马上投入到岗位工作中。他了解到有些睡眠打鼾的儿童,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出现“腺样体面容”。医治这种病症的指导工作牵扯到耳鼻喉科、儿科、儿童保健门诊、口腔科等多个科室,家长极容易混淆。杨栋医生遂跟院里提出申请,联系各个科室,最后在医务科的牵头下成立了扁桃体腺样体疾病MDT,为小患者们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

    杨栋的突出表现让很多人记住了这个年轻医生,其事迹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12年来,杨栋医生始终坚持从医初心,正如他在《青岛故事》节目中所说 :“我的初心就是‘做一名好医生’,我一直在努力的路上。”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