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融媒讯:
近日,采用中国标准、为雅万高铁量身定制的高速动车组和综合检测列车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成功下线,11组高速动车组和1组综合检测列车即将运往印尼,这标志着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雅万高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将为如期高质量建成雅万高铁奠定坚实基础,也为中国高铁“走出去”迈出了历史性一步。
近年来,轨道交通产业逐渐成为城阳区高端装备产业的“金名片”。作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城阳区孕育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和一批高端研发平台。
产业链向更高处迈进,向更强处进军,城阳区又有哪些重要经验?
红色引擎建在“链”上
筑强基层战斗堡垒
有着“动车小镇”之称的城阳区棘洪滩街道,是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所在地,拥有千亿级的轨道交通全产业链条,集聚了全市90%以上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资源。
如何有效地整合各企业的资源、将每一条产业链上的企业力量统筹起来,推动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城阳区亟须解决的问题。
在破题之路上,城阳区用“党建链”串起“产业链”,构建产业红色引擎。2020年,城阳区在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率先成立轨道交通产业“党建红盟”,链接轨道交通、人力资源、法律服务等领域的19家企业党组织,形成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纲举而目张,完善的体制机制是行动落到实处的关键。按照“党委成员+链上孵化对象企业”的模式,轨道交通产业“党建红盟”打造出“1+18+19”的完整产业链党建生态,即1家链主企业,18家链上党组织,19家孵化对象企业,每家党组织“一对一”对接1家链上企业帮助孵化党组织,形成“链主企业带动、链上企业协同、服务部门跟进、属地园区兜底”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格局。与此同时,抓实“双覆盖”量化攻坚,建立链上企业信息台账,根据党员人数、企业性质,一企一策制定帮带组建、联合组建等专属政策。
在产业链党建这根“红线”牵引下,在产业链龙头企业、党建示范企业的积极带动下,城阳区把党建工作向轨道交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延伸,拓展企业“朋友圈”,结成“发展共同体”,有效破解产业链党组织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的局面,形成多点支撑、全面覆盖的党建服务圈格局。
资源力量聚在“链”上
持续澎湃发展新动能
在青岛轨道交通示范区,上市公司国恩科技在撬动资本、企业融资方面为示范区企业传经送宝,为有效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供“红色动力”;世纪通运的“党员先锋队”通过入企调研,为多家企业的用工难题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这是城阳区轨道交通产业链的一个侧影。
自轨道交通产业“党建红盟”成立以来,链主企业中车四方主动发挥自身资源、规模优势,向链上企业开放党建阵地,推动共享共用,并带头制定资源共享清单,为链上企业提供市场联拓、物流共享等便利,实现降成本提效益,增合力共发展。
爱尔家佳、乾运高科等新能源新材料企业立足城阳区勇当青岛高质量发展“急先锋”的战略定位,积极引导、协助小微企业发展壮大,聚力打造产业集群、企业集群;德衡、海来普等律所,提供“企业直通车”等法律服务;世纪通运等服务外包服务机构,提供劳务外包、生产流程外包等多元服务;青岛仁源等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可提供高层次人才以及平台建设等服务……越来越多高层次服务机构、专业型社会组织不断融入其中,“党建红盟”服务内容更丰富、服务方式更灵活、服务效率更快捷。
“组建‘党建红盟’后,中型企业向龙头企业党组织靠拢,链上企业可以在党组织引导下抱团取暖、合作共赢。”轨道交通产业某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之间由从前单纯的合作关系,变成了同志关系,变成了多方人员在共商共谋共同发展,设施、制度、人才的共用共享为链上企业提供诸多便利。企业间的交流更频繁了,经常探讨党支部建设的新举措,做到相互学习、携手并进,实现党建和产业合作共赢。
服务保障融在“链”上
精准对接纾困解难
党建创新是影响事业发展成效的重要“变量”。“党建红盟”成立以来,不断创新思路,以党建工作的新打法,当好企业“服务员”。
两年前,“党建红盟”成立初期,经过大量调研、摸排,梳理了企业优势资源、服务需求、党建活动的“三张清单”,结合成员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通过“一企一策、多措并举”,实现精准指导,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两年间,“党建红盟”凭借党建引领的资源整合力量,开创“新打法”,针对企业痛点、难点、堵点,先后牵头组织了惠企政策答疑见面会、优秀非公党组织观摩、服务企业面对面等活动,收集企业需求、宣讲惠企政策、解决企业难题。
发展进入第三年,“党建红盟”趁势升级2.0版, 从“一对一”送政策、送技术、送金融,向“多对多”扩大辐射面转变。从惠企课堂、政策解读、直播带货到技能培训、人才沙龙、校园招聘等,“党建红盟”以精准、及时、全面的服务,为企业赋能。
以“党建链”推动形成“服务链”,随着“党建红盟”朋友圈不断壮大,一系列活动将陆续展开,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类资源要素将加速流动、激烈碰撞,排列组合、实现质变。今年以来,“党建红盟”解决乾运高科有限公司资金需求3000余万元,提供“企业直通车”等法律服务咨询50余次,帮助解决产业链供应链不畅等问题40余个。
通过找准党组织建设与企业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结合点,城阳区轨道交通产业“党建红盟”不断实现拓党建链、强产业链、优服务链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