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工信局创新运用“四则运算”法巧解“为企服务”方程式
2022-06-23 15:30:31 城阳融媒
  • 城阳融媒讯:今年以来,区工信局以“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坚持稳字当头,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创新用活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巧解“为企服务”方程式,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以高质量的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区实体经济高质量迈进

    做好“加法”,全面提升服务企业效能。一是在服务理念上做“加法”。立足发展产业、服务企业,精心打造“做企业事业合伙人”服务品牌,建立“区-部门-属地”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成立5个工作组,安排机关干部包联服务全区87家重点工业企业,对全部规上工业企业进行全覆盖走访,实行问题清单销号制度,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2022年以来,共收集企业反映各类问题及意见建议135个,协调解决104个,未办结问题逐一“销号”落实。二是在创新手段上做“加法”。推行企业“点菜”、干部“配送”服务模式,坚持企业提需求、干部送上门,组织开展送政策上门精准对接、送能力上门精准培训、送专家上门精准问诊“三送三上门”系列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政策宣传解读、疫情防控指导、业务能力培训等入企服务16场次,覆盖企业500余家。三是在政策支持上做加法。坚持把政策供给作为提振企业信心、促进平稳发展的关键一招,针对受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普遍增多的问题,第一时间出台支持工业稳增长“5条”、助企开门稳开门红“20条”、助力企业扩容提质增效“30条”等政策文件,切准关键环节和难点堵点,同时,对已出台的促进生物医药健康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措施,制定实施细则和详细办法,努力让企业更有获得感。

    72ab5596f46b403bb26002fdd5b13a87.png

    做好“减法”,打通惠企政策落地全链条。一是惠企政策“一网集成”。针对企业获取政策渠道狭窄,碎片化、环节多等问题,突出“简洁易懂、方便实用”,迭代升级“城阳区企业服务智慧云”平台,动态归集国家、省、市、区各类惠企政策,目前已形成8大政策主题、37项政策标签、241项具体政策条款的“惠企政策百宝箱”。二是惠企政策“一键匹配”。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惠企政策“算法化”,通过提取企业的人才、研发、创新、盈利等信息,为企业精准生成“画像”,实现惠企政策“个性化定制推送”,实现政策到企业“畅通无阻”。平台上线运行以来,累计注册企业1.5万户,访问量7万余次,发布供需信息3000余条。三是惠企政策“无感兑付”。为减少企业办事跑腿次数,平台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联动审批,进一步扩大政策“无感兑付”覆盖面,并积极探索涉企政策线上“申报”,真正实现“政策申报零跑腿、资金兑付不见面”。截至目前,通过平台无感兑现技术改造、软件产业发展、专精特新等先进制造业政策奖励资金2.5亿余元。

    做好“乘法”,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坚持龙头牵引、梯次培育,实施五项行动,做强龙头骨干、做优专精特新、做大中小企业。一是实施龙头企业“倍增”行动。建立“1+1+4”(“制定一个包联方案、组建一支区级服务团队、建立四项工作制度”)需求导向工作机制,支持国恩、裕丰汉唐等行业龙头倍增发展。二是实施优质企业“培强”行动。新增4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累计达到13家、全市占比29%。838家企业入围2022年度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拟认定名单,全市第一。新增2家月度纳统企业和88家“小升规”企业。 三是实施“技改创新提升”行动。推动实施青岛市技术创新重点项目230余个,17项产品入选2022年青岛市首批创新产品目录,均列全市第一。用好用活技改投资奖补翻番等扶持政策,178个重点技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额156亿元。

    做好“除法”,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一是建立“白名单”制度破解“融资难”。用足用好融资担保、贷款风险补偿等2个区级资金池,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优化完善融资担保“白名单”制度,为“白名单”企业提供担保增信服务,将撬动银行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新增20亿元以上的贷款额度。二是加速“工业上楼”破解“用地难”。坚持向空间要资源、要效益,有序推进高层工业楼宇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已认定高层工业楼宇项目37个,规划建筑面积405.5万平方米。其中,竣工5个、在建27个,拟开工5个;签约及入驻企业251家。三是编制“产品名录”破解“产销难”。编制发布企业产品名录,收录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食品饮料、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精密仪器仪表、氢能与储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行业产品,加大宣传推介,拓宽优质产品“地产地销”渠道,针对性开展精准供需对接,促进企业协作配套发展。

    通讯员 宋清轩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