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3-4月份“城阳身边好人” 名单公布 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2022-05-06 11:25:04 城阳融媒
  • 弘扬时代新风,挖掘先进典型。2022年度3—4月份“城阳身边好人”名单出炉,看看有你认识的吗?

    3、4月份“城阳身边好人”事迹简介


    52c50ee300da41cb8ceedbcbec04334a.png

    马海燕

    城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

    马海燕同志一直在疾病预防第一线工作,十几年如一日,无论在传染病防控还是在慢性病防控工作岗位上,已成为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现场处置工作经验的疾病防控战士。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在完成慢病防制本职工作外,又兼职新冠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因马海燕对传染病防控有着丰富经验,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的任务便落在了她的肩上。现在的她又因工作需要进入了流调队,奔波在新冠疫情防控的最前线。流调队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工作模式。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排查疫区暴露史、运送病例样本;第一时间对确诊和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第一时间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及活动场所的隔离、消毒指导,防止疫情的扩大,中心同事没有节假日,从早忙到晚。2022年3月14日,因新冠疫情防控需要,她被抽调到疫情防控专班,开展本地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经手每个密切接触者的集中隔离、解除推送,她和她的团队尽己所能把每一个密切接触者找出来,做好每一个细节,联系到的密切接触者,他们分类汇总,并根据规范管理到位。为了将每一个细节落实到位,每晚工作到凌晨两点,甚至更晚,连续十六天高强度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让她和她的团队感到身心疲惫,但看到自己团队管理的风险人群无一遗漏地被管控到位,疫情被有效控制,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2017年11月,城阳区在全国慢病大会作经验交流发言,12月,城阳区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验收,成为第四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2017-2021年连续五年组织城阳区“万步有约”职业人群健走激励大赛,参加健走项目活动的人员累计2000人。使参赛人员达到70%以上的万步率,体重和体质指数较赛前明显下降,体重和体质指数较赛前明显下降,也降低了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发生的风险。2019、2021年分别获得城阳区荣获万步有约全国优秀健示范区称号;组织人员参加山东省2019、2021年职业人群减重大赛,两次均荣获山东省职业人群减重大赛县级团体奖。工作之余,致力于将工作实践转化为理论成果,2022年1月,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学科成功申请青岛市医药卫生C类重点学科,实现了区疾控中心学科建设新突破。 


    f5356e27022c4823baebc92d14db7e62.png

    徐梅

    城阳区人民医院护士长/副主任护师

    责任当前勇担当,困难之中显身手。2022年3月5日凌晨,接城阳区疫情指挥部通知,城阳区人民医院产房护士长徐梅临危受命,带领200人临时组建的支援队赴莱西进行核酸采样。临时组建的新团队、未知的疫情风险、已知的艰巨任务,从接到任命那一刻,无数个未知的问题、流程、预防措施在她脑海中盘旋,但原则只有一个“带领队员齐心协力战疫情,确保安全,一个也不能少,圆满完成任务。”从她坚定的眼神中,看到了“没有战胜不了的疫情,没有逾越不了的鸿沟”。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这位托起生命的守护天使化身为疫情防控一线的铿锵玫瑰,负责过境外人员排查的应急门诊、支援日照五莲、支援莱西,哪里危险哪里任务艰巨,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她心里,只要努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困难,也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通过不断的与当地领导沟通,核酸采样工作逐渐进入流程化,村民防护意识、采样时间隔距离越来越规范,村民与队员之间的配合越来越和谐。除了工作安排,还照顾好组员的生活起居、防疫安全,当组员深夜脱下防护服累到不能站立,还是组员想家的时候,徐梅总是会陪伴他们,给他们加油打气。组员睡下了,她还在继续联系次日工作,组员吃完饭了,徐梅还在清点物资……组员对徐梅的评价是“只要有徐梅在,我们就有依靠,什么也不怕”。

    3月6日凌晨她突然接到当地镇上的电话,当天的采样村民中有一位结果显示阳性。徐梅马上紧张起来,确定波及面以及具体位置后,第二天以及完成莱西采样工作前她都亲自前往这个采集点进行采样……“有风险必须我先上”这是徐梅对队员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11天,11轮核酸采样,城阳到莱西,日夜守护。徐梅带领的两支队伍共完成采样近50万人次,其中亲自带队的一队完成核酸采样26万余人次。

    不忘初心,担当在前。顺利完成支援莱西任务返回城阳后,她又带领队员立刻投入到城阳区重点人员采样工作中,因居家隔离人员较多、分散,任务执行非常困难,徐梅带领队员们每天穿梭于各个小区,爬上一个单元的楼层,再爬上另一个单元的楼层,和隔离人员面对面,充满着温情,隔着面屏和防护服只能听见急促的呼吸声和骨子里的坚忍不拔。截止到4月1日共完成入户重点人群单管采样5.3万人次,混管采集5.2万人次,圆满完成了城阳区重点人群的采样工作。


    af7d7614396b47578e05fb03d7dcba19.png

    徐艳艳

    城阳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副主任技师

    2020年1月20日,检验科副科主任徐艳艳突然接到医院紧急会议通知,武汉出现新的疫情武汉,要求各科室立即做好疫情防护部署。

    一天的时间,她和他们同事们不眠不休,一遍一遍的反复梳理科室每一个专业组存在的每一个风险点,制定每一个风险点的应对措施。

    22日又接到医院紧急指令,需要立即成立专门的发热门诊实验室。徐艳艳和她们的科室骨干们立即马不停蹄安排人员排班,调集发热门诊实验所需的所有设备、物品,跟院感科一遍一遍梳理人员进出实验室流程,对人员一个一个的培训、考核,以确保万无一失。

    五一假期前一天,她们又接到了紧急通知,要求必须在5月底前开展核酸检测。开展核酸检测的任务非常艰巨,现有的核酸实验室不符合检测要求,需要重新建立...经过全科人员近一个月的加班加点,5月底,顺利通过了山东省临检中心的现场验收,并得到了省级专家的高度赞扬。验收过后,核酸检测工作立即启动。每天的检测任务都非常艰巨。

    自2020年10月开始,徐艳艳正式进入核酸实验室主持核酸检测工作。

    2022年1月份,天津发生疫情,徐艳艳又作为主力被抽调到天津支援,一去就是十多天,不负众望,圆满完成天津的支援任务,

    自徐艳艳进入核酸实验室,至今已近一年半的时间,核酸实验室已完成核酸检测102万人次,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着,每天接收的突发任务也非常多,但是徐艳艳无怨无悔,用她的话说,因为“这是我们检验人的使命,是属于我们检验人的荣耀。能在大难之中尽我们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我们感觉无上的光荣”。


    bd133b52758e47b589736263e8ced3be.png

    王少青

    城阳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

    2022年国内疫情反弹,青岛发生本土疫情,王少青出征,负责城阳人民医院重点人群发热门诊,重点人群发热门诊的医生主要接诊来自中高风险区、封控区、管控区来的人员,以及密接、次密接、同时空伴随者等高风险人群,这里的大夫直面病毒风险。重点人群的医疗是一项很“缠人”的工作,需要一直跟进,为不同的患者找相关科室会诊,关注每一位患者的核酸结果,核酸结果出来后,还要为每位患者联系街道,联系120,联系隔离酒店等,确保每个患者离院后纳入社区管控形成闭环管理。

    核酸没出?先治疗!在这里,“生命通道” 永远畅通。此次本土疫情发生后,发热门诊重点人群门诊接诊量骤增,重症病人救治频繁上演。发热门诊的“生命通道”始终对他们畅通。虽然有的病人核酸检测结果还没出来,但病情等不得,王少青总是立刻穿上防护装备进入隔离病区对患者进行治疗。

    为了杜绝交叉感染,王少青每直接接触一名重点人群病患,就需要更换一套防护服,脱防护服的过程中需要手消十几遍。有一天,王少青接诊了十多个重点人群病患,她的手也消毒了100多遍。由于长期接触消毒液,王少青原本光滑白皙的双手,早就“惨不忍睹”。但也是这双皴裂的手,为患者带去了足够的抚慰和力量。

    自本土疫情爆发后王少青每天会打出上百个电话,对象有病人,有同事、有120、有隔离酒店,有街道工作人员,但却很少由家里人。王少青的那上百个电话,只有一个内容,就是“工作”。


    b4c9e97c5869402ea29a5c8c83b1f5ef.png

    矫峰

    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护师

    矫峰同志是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80后优秀护士,2013年至今在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负责巡护工作。参加工作20多年来,始终兢兢业业的工作,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关心体贴患者,能够换位思考,真正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多次获得患者的口头和书面的表扬,也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综合素质。平时注重业务学习,积极参加上级比赛,2018年参加青岛市“健康杯”技能大赛获得团个人三等奖,获得青岛市卫生系统先进标兵称号。

    2020年发生新冠疫情以来,能够冲锋在前,积极参加各种疫情防控任务。2022年3月5日凌晨2点,矫峰接到支援莱西核酸检测的电话,她立即响应前线的号召,把家里的事情简单和丈夫交代几句,都没来得及看看孩子,就匆匆忙忙赶往集合地点和同事奔赴莱西,赶往核酸检测一线。“虽然我还不是党员,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这也是我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初心和使命”。在莱西,矫峰从清晨穿上防护服开始,便积极地投入到检测工作,顾不上吃喝,一直坚守到检测结束。在支援莱西的第六天长时间超负荷运转使得矫峰的腰部出现肿胀疼痛,弯不下腰,但她一直咬牙坚持不掉队,吃上一点消炎止痛药,就继续参加战斗。最后还是在队长的强行要求下,她才勉强答应休息。但她仅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就又坚持上阵。“同事们都很辛苦,我去了哪怕是干一点儿同事们就能轻松点”矫峰说道。在紧张的检测工作中,矫峰始终保持着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


    90cf5b90b83b46f08ba5dff9067c648a.png

    纪戈青

    城阳区惜福镇街道卫生院内科主任

    纪戈青同志1997年毕业于青岛卫校社区医学专业,同年9月在城阳区惜福镇街道卫生院工作至今,现任内科主任。他凭靠自己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以一位基层临床医生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信念与人生价值,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忠实诠释着“救死扶伤”的职业使命。他带领的内科连续多年被评选为惜福镇卫生院优秀科室;自己多次获得先进个人、优秀科主任; 2020年,被评为山东省基层名医,青岛市首届岛城基层名医。

    3月份以来至今,惜福镇街道卫生院按照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面对如此艰巨的抗疫任务,纪戈青同志更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了大无畏精神,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疫中,为青岛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在这关键时刻,卫生院已承担着24小时日常诊疗、预检分诊、哨点诊室、重点人群核酸检测等日常防控,并有同事常驻隔离酒店、支援市PCR实验室和区检测机构驻点督导、支援莱西等,导致人员极其短缺,需要维持日常诊疗和疫情防控工作压力巨大,纪戈青同志作为内科主任,主动带头加班加点,长时间连续超负荷工作,他没有周末,没有下夜班休息,时刻坚守岗位,诊室、预检分诊、哨点诊室、核酸采样……哪里需要他,哪里就会有他的身影。

    全民核酸检测开展以来,我区已启动九轮全员核酸检测,卫生院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本着应检尽检、应检必检的工作原则,坚决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对居家隔离人员、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都需要对其入户核酸采样。纪戈青同志主动上门入户,有的老人住的地方道路崎岖,纪戈青同志仍然坚持不懈,从来没有抱怨过工作的苦和累。他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不敢喝水,不上厕所,他的身影穿梭在各社区、各商住小区,更是有在崎岖的山路上。他不畏寒冷,不畏艰辛,在战“疫”中用奉献和担当,为群众筑起了“健康防线”。结束工作脱掉防护服时,经常觉得腰酸背疼肢体麻木,脸上手上耳朵上满是红色勒痕久久不消,脱下手套后双手已被捂得发白,但就这样,他没有喊苦喊累,他用专业的工作状态、饱满的工作热情、身体力行的坚守投入到抗疫工作中。

    他时刻不忘自己肩上的使命,一次又一次作为和蔼可亲的“大白”,守护着惜福这方土地上的人民,白白防护服里套住的是守护人民群众的初心,乳胶手套下被汗渍泡的是治病救人的仁心妙手,隔离面屏后凝结的是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心血。白衣执甲,逆行而上,他以勇气和辛劳诠释了医者仁心,用担当和奉献去换来山河无恙。


    76a1678ecb11488682a84c4f3b77879c.png

    孔令凯

    青岛莲池妇婴医院检验科副主任

    日检测量10万份以上,出报告时间6小时以内,单日完成最高检测量20余万人次……一串串数字的背后,这些疫情之下“看不见”的检验人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作为一名检验人,青岛莲池妇婴医院检验科主任孔令凯自3月4日开始,已奔赴青岛市城市核酸检测基地支援了14天。该基地主要应对莱西市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莱西地区十轮新冠核酸筛查工作。为了尽快完成筛查任务,他和基地65名“战友”们一起,努力优化核酸检测流程,缩短核酸检测报告时间,所有人员分组协作,保障检测设备24小时运转,加班加点、开足马力完成全部核酸检测任务。

    “所有标本都力争6小时内报告结果,这不是靠说能完成的,而是一管一管做出来的。”孔令凯说。和病毒的赛跑中跑出“加速度”,不漏掉任何一个可疑点,早一天发出报告,还一方群众一个安心。这是属于疫情之下每一个核酸检验人的心声。

    “阳性标本检出从多到少,青岛疫情向好发展。通过这次严重的青岛疫情,我深深的感觉到,能用一技之长为国家出力,倍感荣幸。能用自己的汗水为他人带来安全感,非常自豪。”孔主任有感而发。

    截至目前,孔令凯所在的青岛市城市核酸检测基地已累计完成200余万人次的核酸检测筛查。无数在疫情中无惧付出的检验人,即使不被看见也依然初心不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手握星火默默奉献奋勇向前。


    d532712bc89b46f6bc3224c04f0d95e8.png

    刘秀英

    城阳第九中学中级教师

    从教28年来,一直坚守在语文教学第一线。工作兢兢业业,潜心钻研教育教学,用自己的辛勤和智慧赢得了荣誉,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

    她把抓教学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实施有效教学,认真钻研教材,有效备课,上高效课,分层布置作业,进行有效批改,有效检测和有效辅导,每学期她都圆满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取得了出色的成绩。2004年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试验”研究论文《浅谈作文教学中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二等奖。2020年“创新杯”优秀教研成果《分层教学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论文,获山东省中小学教育学会一等奖。2021年第九届山东省基础教育优秀教研成果语文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课件,教案分别获一等奖二等奖。2000年,2012年均获区公开课优秀等级。2007年2011年分别获区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二等奖。1995年到2020年先后五次获“街道优秀教师”称号,1999年获“城阳区三八红旗手”称号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大胆创新,注重对学生德育及综合素养的培养,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做到寓教于乐。耐心做好学困生工作。体贴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开展自己与自己比进步的活动,使后进生不再消极气馁,信心十足的面对每一天。以身作则,无私奉献,做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让自己的行为涵养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每天坐班陪学生们一起晨读上课和学生们一起经受严寒酷暑,一起享受痛苦与快乐。


    b8afecf7cdec4fc291431e86a5cb9060.png

    孙宗政

    城阳街道东果园社区居民

    孙宗政,男,1944年生,青岛即墨人,现居住于城阳区城阳街道东果园社区67号楼2单元401户。孙宗政今年78岁,他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却始终谨遵着孝道,把年过九旬的老岳母王秀美照顾得无微不至。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好女儿不如好女婿”,王秀美老人一生无儿子,有四个女儿,一直以来都是由孙宗政、牛桂英夫妇负责照顾老人,同住西元庄社区。1996年春,迁到东果园社区至今。2003年,孙宗政的爱人牛桂英(王秀美老人的二女儿)去世,留下年迈的母亲,孙宗政放弃西元庄老家的一切,来到东果园社区照顾岳母的生活起居。96岁老人、78岁女婿两人都无退休金,生活过得很清苦。尽管生活条件不好,但他尽己所能照顾岳母。岳母上了年纪腿脚不便,每当阴雨天或者天气转冷的时候关节会疼痛难忍,孙宗政就坚持帮岳母热敷关节,用热水给岳母泡脚,尽自己所能减轻岳母的病痛。

    2014年,孙宗政不幸中风,他一边治病一边需要照顾老人,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但他自始至终没说过一句苦、喊过一句累。与他年龄相仿的兄弟不是含饴弄孙就是在家颐养天年,而他却还肩负着照顾高龄岳母的重担。数十年来,他每天都按时给岳母做好一日三餐,天气好的时候就搀扶岳母下楼走一走,陪岳母唠唠家常,用自己的陪伴缓慰岳母的心情。

    大孝无痕,微处见真情。孙宗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fe6bd890676d48b29eb086a140bb4fb5.png

    胡秀娟

    流亭街道夏家庄社区个体商户

     今年58岁的胡秀娟是流亭街道夏家庄社区的居民,在社区的网点房有一家经营了二十余年的朝阳楼宾馆。多年来,她坚持诚信经营,用热情、耐心和真诚服务着前来住宿的旅客,温暖着每个人的心。她将宾馆的房间布置得非常温馨,打扫得干干净净。每当有旅客办理住宿时,她总是亲力亲为地为他们服务,并与他们热切的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尽力解决他们的困难。这二十多年来,客人落在宾馆的物品,无论价值大小,她都会妥善保存等客人来取或者给客人寄到家里。

    让胡秀娟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位从北京来青岛游玩的客人。朝阳楼宾馆距离已转场的流亭机场近,多年前第一次来青岛的他们选择了在这里住宿。“他们从外地来到了青岛,我想着除了让他们感受青岛的美景之外,也要感受到青岛人的热情和善良,让他们快快乐乐地享受这次旅行。”胡秀娟热心地向他们推荐旅游景点,沟通得非常愉快。他们旅行结束退房后,胡秀娟在打扫卫生时发现了他们落下的项链等贵重物品。因为没有留存联系方式,胡秀娟便先保管起来。等他们打来电话寻找时,胡秀娟主动承担运费将这些物品寄回了北京。正因为感受到了她的真诚与热心,两位客人每次来青旅游都会到她这里住宿。

    胡秀娟一直是个热心肠,看到有人遇到困难了,她都会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一年的冬天,一位住在宾馆的老人在外出时丢了钱包,身上的钱已经用光了,也和家人失去了联系。“老人没有手机,也记不清家人的电话,特别着急。”胡秀娟得知情况后,安抚他的情绪,让他继续在宾馆里住,并且每天做好饭菜和他一起吃。胡秀娟带着老人到派出所说明了情况,每天跑前跑后,最终联系到了他的家人。那几天的吃饭、住宿,胡秀娟没有要一分钱。“出门在外难免有个困难的时候,能够帮他们一把,我自己心里也挺开心的。”胡秀娟说。

    胡秀娟也是一位兵妈妈,她的儿子已经参军十几个年头了,多次获得部队三等功、“优秀士兵”等荣誉称号。儿媳是一名高中教师,工作忙碌,在学校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育人导师”等称号。为了不让儿子儿媳有家庭负担,日常除了料理宾馆的大小事宜外,胡秀娟还照看着4岁和7岁的两个孙女的生活起居。她的家庭在她的带动下蒸蒸日上,在她脸上永远挂着热情的、积极的笑容。


    8c396a067f6c498398ac01542990a494.png68c598c156684bc8b6fa381d2aa5dc1b.png

    孙雷昌 江静静

    夏庄街道后古镇社区卫生室

     夏庄街道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期间,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每天早上六点多出门前往核酸检测点,现场简单吃点早饭,就开始穿上防护服,带好护目镜、备好采集用品整装待发,忙忙碌碌,直到下午三点多才结束。他们就是夏庄街道后古镇社区卫生室医护人员孙雷昌、江静静。

    “在这场战疫中,我们是夫妻,也是战友。”江静静直言。3月初疫情形势突然加重后,他们暂时关闭卫生室,全身心投入到了抗疫中。“社区有居民近两千人,每次全员核酸检测我们都要早早到场,最晚的时候忙到晚上七点多,但我们不觉得多辛苦,能为居民做点事,心里是很高兴的。”江静静开心说道。

    三月的青岛室外还是挺冷的,核酸检测过程中,江静静和丈夫严格按照“一人一消”的原则,检测完一个居民,自己就进行一次手部消毒,次数多了之后,消毒液渗透了手套,他们的双手被冻到红肿麻木,但是依然在默默地坚持,没有怨言。同时,为了节约防护服,江静静和丈夫一穿就是七八个小时,期间尽可能在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的情况下,一气呵成完成当日的核酸检测。“好几个小时不喝水,忍受的过程确实有点小难受,不过也还能坚持,抗疫过程中很多医护人员都是如此,我们这样做是理所应当的。”孙雷昌云淡风轻地说道。

    相比妻子江静静,孙雷昌除了做核酸检测,有时候社区工作者忙不过来时,他也主动担任起维护秩序的职责,“我一个大男人累点没事,但我媳妇就吃不消了,今经常晚上回去累得腰酸背痛,但第二天又满血复活,腰上贴个灸贴,就继续和我去并肩作战了。”说这话时,孙雷昌语气中是满满的心疼。

    夫妻俩有两个孩子,大的在读大学,小的在上幼儿园,因为疫情也都待在家里了。“家里还行,我们出去抗疫,哥哥也能照顾好弟弟,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江静静欣慰地说道。“别看我们这个年纪了,但只要抗疫有需要,我们就要第一时间顶上去,贡献一点微薄之力。”江静静拍拍胸脯说道。


    d955961b27a04382969d1b40dbb2f080.png

    范春萍

    惜福镇街道金村小学一级教师

    范春萍,女,51岁,惜福镇街道金村小学的教师,扎根山区农村小学25年,她出生于山区,立志改善家乡山区的教育。1989年高中毕业后,她成为一名代课教师,从幼儿园教到初中,她真切感受到山区教育急需提高,孩子们的知识水平急需提高。1997年毕业后,范春萍义无反顾地选择到条件艰苦的葛家小学任教。

    多年来,范春萍以高度的责任心坚守三尺讲台,即便生病,也从不缺席孩子们的成长。2018年,范春萍意外摔伤,导致右膝半月板和腿部韧带损伤,膝盖肿了半年,膝窝结了一个大硬块,很长时间无法正常弯曲,走起路来用不上力。在家休息了没几天,范春萍便待不住了,她拄着拐杖回到了课堂上,继续为孩子们授课。

    她是土生土长的惜福镇人,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她想用所学的知识,尽最大的能力,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她不但爱自己的学生,更牵挂着贵州紫云的孩子们。2006年范老师的对象李老师去贵州紫云支教,了解到当地有的孩子会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情况后,两人便萌生了资助当地困难学生的想法,并资助了当地一名贫困学生,还建立了博客,发表贵州紫云山区孩子们的照片,也得到了不少网友的关注,从2006-2016年十年间,范春萍老师发动周围的朋友和同事和网友一直在为当地的孩子们捐资助学,捐赠图书和衣物。

    在葛家小学11年,范春萍老师曾经历过很艰难的日子,父母双亲相继患病,要定时住院手术,放、化疗。她周末一定会去照顾父母,照顾女儿,也带着教科书,陪伴备课两不误,直到父母去世,她没耽误学生一节课,但对父母的亏欠是她心头永远的痛。

    工作25年,范老师走过三个学校,都是山区农村小学,她永远忘不了山里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也一直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奉行着“活到老学到老”的信条,努力向前。


    611b9b1548884e54bbe14cd634d444b2.png

    韩岗德

    青岛城阳青年特战救援志愿服务队副队长

    2019年加入青岛城阳青年特战救援志愿服务队,热心公益,乐于奉献,参与道路救援17起、走失搜救15余起、溺水打捞11起、大型自然灾害2次、公益培训20余次,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长450余小时。

    2020年8月14日中午,韩岗德与救援队其他队员携带救援物资冲锋舟等装备奔赴临沂抗洪救灾工作的第一线,奋战两天两夜,配合当地政府成功转移受灾群众50余人,加固危房3处,配合通讯部门抢修线路一处。2020年8月26日,受台风“巴威”影响,城阳区突降暴雨,棘洪滩街道降雨量累计接近270毫米,受灾非常严重,青岛城阳青年特战救援志愿服务队根据上级指示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韩岗德与救援队队员们即刻参与到抗洪抢险救灾中,成功转移群众30余人,为把洪灾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2年3月4日下午17点30分,接市民求助,城阳一老人早上在农贸市场走丢至今未归,青年特战救援队立刻启动城搜任务。韩岗德与救援队队员们一组查看农贸市场及周围监控录像,一组收集信息判断老人可能走过的路线沿途搜寻,最终22点在夏庄街道成功将老人找到。

    3月5日凌晨2点,城搜任务回到家刚睡了两个多小时的韩岗德接到紧急支援莱西的命令,他简单收拾一下,来不及洗漱,简装出行,凌晨3点带领队员出发莱西。早上5点钟天朦朦亮韩岗德带领“青年特战突击队”其他4名队员抵达莱西,立刻对接当地部门参与当地核酸采样工作(韩岗德持有医师资格证)。支援莱西的12天里,韩岗德带领队员每天天不亮出发,早晨和中午都是随地简单吃点,直到晚上返回驻地才吃上口热乎饭。在大巴车上他带领队员复盘前一天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指出不足,并对当天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准备,交流如何更好地做好自我防护和预防交叉感染。每天紧张高强度的工作,每次结束都是一身汗,每一次脱完防护服,都会突然感觉一阵冷,晚上返回驻地就开始头疼,他和队员们没有退缩,简单喝上一碗暖暖的姜汤,用药后就继续投入到第二天的工作中。12天共参与当地全民核酸采样十一轮,负责的堤上核酸采样点采样16500余人次,圆满完成支援莱西疫情防控任务。


    abede8051288415ca23ab03cf21ccafe.png

    刘美芹

    河套街道下疃社区居民

    今年69岁的她,面对患病的丈夫和智力有缺陷的继孙子,没有一蹶不振和放弃,一直不离不弃,精心照顾,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坚强的扛起里整个家庭的重担,成为了家庭的顶梁柱,没有让这个家支离破碎。

    她的继儿媳妇于2002年6月因突发心脏病去世,撇下年仅5岁智力有缺陷的孙子。刘美芹是一位继奶奶,但她没有撒手不管,主动承担了照顾抚养继孙子的责任。屋漏偏逢连夜雨,生活的挫折对于这个妇女来说并没有止步,在2010年他的丈夫又查出癌症,刘美芹既要细心伺候丈夫又要照顾无血缘关系智力有缺陷的孙子,很不容易。但她丝毫没有怨言,依然细心地照顾、开导丈夫。饮食需要细心的搭配调剂。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刘美芹没有一丝怨言,心力憔悴、善良的她没有被生活困难所压倒,用弱小的身体担负起责任,细心的照顾病重的丈夫和智力有缺陷的继孙子,然而温暖的爱没有留住病重的丈夫,他的丈夫于2012年11月去世。

    三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继续前行。擦干眼泪,生活还得继续,化悲痛为力量,刘美芹坚强的咬牙挺住,无怨无悔的照顾继孙子,可是不幸再次降临,2015年她又查出得了癌症,对于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面对突如其来的消息,她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个智力有缺陷的孙子。刘美芹忘掉自己身上的伤痛,在积极抗癌(康复治疗)的同时,咬牙坚强的挺住,继续细心的照顾继孙子。三十多年如一日,维护照顾着这个家庭。在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安宁的生活时,属于社区文化骨干的刘美芹,主动向社区疫情防控中心捐款,用大爱演绎着人间真情。


    35cd5dc071434800932493ca58a7c4f9.png

    吕金光

    红岛街道宿流社区居民

    2月11日早上8点,吕金光下夜班后驾车从单位回家,行至城阳区耕海路时,突然看见不远处浓烟滚滚。吕金光有着7年应急救援经验,他瞬间意识到发生了火情,便立即一边往事故发生处开,一边打电话告知家人自己要去灭火,得晚点才回家。“到达现场后,我发现是一个仓库起火了,浓烟弥漫并且伴有噼里啪啦的声响,事态十分危急。”吕金光回忆,当时有一个仓库管理员正在着急地往外搬东西,周围还有一些居民。由于消防救援队伍还没赶到,吕金光立即进行前期侦查,分析起火原因,查找起火源,组织居民迅速清理周围可燃物,并对厂房进行断电处理,防止火势进一步扩大。之后,吕金光又从附近一处水源接上胶皮水管,和几名居民一起拖着水管进行灭火。

    大概5分钟后,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赶到,吕金光立即与消防员进行对接,一起投入到灭火战斗中。灭火过程中由于火势较大,消防车最后出现了水源不足的情况,吕金光碰巧看到马路边有一辆洒水车经过,就赶紧过去协商求助,对方爽快地答应支援。经过两个多小时不间断地战斗,火势终于被扑灭。此时的吕金光浑身脏兮兮的,衣服也被水打湿了,风轻轻一吹,让他冷得忍不住打颤。“作为一名消防员,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虽然有危险也很疲惫,但现场没有人员受伤,还把仓库的损失降到了最低,这就够了。”

    之后,吕金光默默地离开了现场。事后,吕金光回到公司也没有向同事提及此事,直到公司收到了表扬信,他做的好事才被人知晓。“当时家人都很担心我,但他们知道我在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奋战,怕给我增加负担都没有打扰我,只是在背后默默支持。”吕金光表示,从小他就有一个当兵梦,大学期间因各种原因错失了入伍的机会,毕业后选择到山东港口青岛港当一名消防员,换一种方式圆了自己的当兵梦。“当我第一次穿上制服在队旗前宣誓的时候,心里真的特别激动,也明白了自己肩上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这些年,吕金光一心扑在自己热爱的消防事业中,从未因当初的选择而后悔,新冠肺炎疫情刚发生的时候,他参与港区的执勤值班工作,连着十几天不能回家,奔波在港区的各个角落既要防火也要防疫。工作之外,作为红岛街道宿流社区的一份子,他主动加入社区的微型消防站,成为了一名义务消防员向居民宣传各种消防知识。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