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关爱服务由静态服务转向动态维护——区残联开展残疾人心理关爱实践与探索
2022-04-14 16:19:09 城阳融媒
  • 近年来,区残联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引领,聚焦残疾人心理健康关爱,精准施策,在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搭建心理关爱服务平台、拓展心理健康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做好新时代残疾人心理关爱服务工作进行了有益尝试。

    fecee7a07e984c34be62524985933bf7.jpg

    完善制度、更新理念

    更新顶层设计。区残联从顶层设计上实现由单纯“物质救助”向“精神帮扶”的迈进,将工作理念由“安防”转变到“心防”,注重心理康复和身体康复“齐步走”,将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纳入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要内容。

    搭建服务平台。2019年,区残联依托专业机构成立残疾人心理健康关爱中心。依托“关爱中心”,市残联挂牌成立“青岛市残疾人心理健康关爱基地”,布局开展全市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专业运作,初步构建了残疾人心理健康关爱的框架体系。

    完善政策制度。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把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纳入《“健康城阳2030”实施方案》,实现与全区社会心理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制定《残疾人心理健康关爱行动计划》《残疾人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和《残疾人心理健康精准关爱行动实施办法》,从政策上保障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全时关爱、“动静”融合

    树牢“全时关爱”理念。在采取心理测试、建立档案、调适疏导等常规方式的基础上,随着新的残疾人心理健康工作的深入推进,树立“全时关爱”理念,不断推动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由静态服务向动态维护转变。

    构建关爱框架体系。按照“条块模式、属地管理、科学合理、逐级负责”的基本原则,构建残疾人心理健康工作管家式服务机制,依托社区骨干,设立心理服务网格员;依托康复机构心理康复教师,设立机构心理指导老师;建立“残疾人家属、心理网格员、心理关爱师”服务队伍,构建区级(心灵驿站)+街道(社会心理工作室)+社区(阳光暖心家园)+残疾人服务机构(心理工作室)+专业机构(心理健康关爱中心)组成的五级心理服务框架,实现管家式健康服务。

    实现“动”“静”融合。拓宽服务项目,通过心理测试、举办心理讲座、心理训练、开发服务APP、设计关爱机器人等,实施线上与线下同步服务。针对特殊诉求,提供“订单式”服务。在关注敏感事件、重大变故的同时,将关爱工作立足经常、做在平时。通过定期采集残疾人心理状况,形成心理情绪状况数据湖,预判动态问题,对症予以解决。

    服务延伸、扩大覆盖面

    强化服务宣传。依托社区残协网格员、基层工作人员,做好政策解读和宣传,开展多期“培育阳光心态、创造幸福生活”专题讲座,加强心理知识普及。充分利用报纸、网站、电视等媒体,加大惠残政策宣传。

    强化骨干培训。举办多期心理健康服务骨干培训班,开展心理服务“进社区、进机构、进家庭”活动,将残疾人心理服务工作向残疾人家庭成员延伸。

    丰富服务手段。疫情期间,第一时间制定计划,为全区8个街道各配备1名心理关爱咨询师,推出“心理抗疫-共克时艰”阳光暖心热线,全方位、全时段接受群众的心理咨询。利用“斗鱼直播”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授课直播与法律咨询网络双向互动”,7177人次参与直播培训。

    几年来,区残联通过现场体验、讲座解疑、网络问诊、疏导释惑等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服务7500余人,为3000名残疾人进行“心理健康体检”,建立个性化“心理健康体检报告”,实现了残疾人“身与心”同步康复目标。

     

    城阳区残联 刘新江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