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创新,城阳明确一大抓手!
2022-02-14 14:23:48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
  •  

      抓住主要矛盾,围绕中心任务。不平衡不充分本质上是发展质量不高。唯有成功的“质变”才能实现持续的“量增”。

      虎年开春,山东立足九大比较优势,推出十大创新,明确提出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

    方向明确,考验的就是破题能力。

    2月8日,城阳区召开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抓企业上市,就是抓动能转换、抓“四新”经济、抓战略性新兴产业、抓高新技术产业、抓高技术制造业、抓融资引资、抓招才引智。

    “抓企业上市”之后的七个抓字,涵盖经济工作的重点领域。抓上市,成为城阳经济向新而行的“第一抓手”。

    1  不管你喜不喜欢炒股,都不妨碍你看懂下面的一组数据:

      这份2021年A股城市榜,全是北上深苏杭,看得人感觉像重影。

      除了西南“双子星”重庆、成都,以及坐拥贵州茅台的遵义,中国GDP最高的几座城市与拥有上市公司的数量、市值呈现极强的正相关。实际上,成都去年迎来上市“大年”,A股IPO数量位列全国第七。遵义也因为有一家超级上市公司坐镇,经济总量也从2010年的全国第132名飙升到2020年的63名。

      上市公司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从这组数据中可以无比直观、强烈的感受到。上市公司多的地方,一定是经济重镇。上市公司市值高,城市的实力就强,底气就足。

    城阳抓企业上市,就是抓到关键处。

    山东经济的形象和实力,上市公司很有话语权。

      截至2021年12月底,山东辖区共有境内上市公司212家,总市值3.24万亿元。这些上市公司所集聚的资本,约相当于山东GDP的四成。

      2020年,山东辖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万亿元,占GDP比重约为29.32%。根据2021年三季报,山东辖区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就已经实现营业收入1.50万亿元,同比增长16.28%,占GDP比重约在25%。上市公司已经成为山东实体经济的“基本盘”。

      2021年三季报显示,山东新增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的中位数为26%,七成以上的企业增长率在15%以上;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的中位数为16%,六成以上的企业增长率在10%以上。

      如果你经营企业就会知道,在2021年,一家企业能有10%以上的利润增长率,是件多难的事情。能做到的,手里一定攥着硬货。

      2021年山东新增上市公司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化工新材料、机械装备、医药生物等行业,战略新兴产业占比超过六成。这个“新”,就是面向未来、取胜未来的硬货。

    从省域到县域,都是如此。

      截至2021年年底,城阳有12家已上市公司,在2020年之前,这个数字为6。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实现了倍增。新增上市公司无一例外,全是“四新”经济企业。

      今年一开年,位于城阳的盘古智能又成功过会。这是一家主要从事集中润滑系统及其核心部件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风电产业链上的龙头,与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国内主流风机制造厂商“同链”发展。

      掌握核心技术这一硬货的新增上市企业还有于2020年上市的高测股份,聚焦研发与技术两大核心,已是光伏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于去年7月上市的海泰科,拥有10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已成为国内外重要的汽车注塑模具研发基地。

      随着天行昆仑、每日优鲜、盈康生命等上市公司迁入,城阳的现代服务业变得生动起来;过会待发的科捷智能拥有13项发明专利,107项实用新型专利和41项软件著作权;正在上市辅导期的迈金智能,是国内智能体育比赛的主要技术提供商之一。

      上市企业特有的要素集聚机制推动资本、人力、技术、管理等要素向城阳汇聚。作为区域内产业的主导企业,从决定产业形态、推动产业集群、改变产业结构等方面也在发挥重要作用。

    所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财政预算专家顾问孙国茂教授才会疾呼:“上市公司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

    3

      一开春,各地都在推出惠企政策,把企业摆到C位,抢一年的开局,抢新发展理念下的新局。

      在春节前,城阳发布《城阳区支持工业经济稳增长的鼓励政策》,强化政策保障,以调动产业龙头、骨干企业积极性,提升引进项目的质量水平。春节期间,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到城阳区调研工业运行情况,再次强调“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

      作为制造业大区,城阳的龙头企业、龙头项目对青岛的工业强市之路有重要的带动作用。链主发力,链条才能强劲,更有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城阳聚焦五大产业集群、八条重点产业链,顶格协调、专班推进,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据不完全统计,220家企业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量居青岛首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200家。累计培育市级以上“专精特新”、“瞪羚企业”、“隐形冠军”等高成长企业929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居青岛前列。

    视觉中国供图

      这些企业,支撑城阳的发展模式从要素投入转向创新增长,转向以“质变”带动“量增”。这个跨越过程当中,有无数个“惊险一跃”要发生,资本的作用在这个阶段极为重要。

      2021年8月,城阳区明确企业境内外上市、上市公司迁入最高奖补1500万元。这个数额,目前在山东省各区市仍是最高的。城阳的资本市场曾跑出过软芯创投基金一天就落地的“城阳速度”。无论是力度还是温度,城阳都在打造资本最喜爱的生态环境。

      城阳正在增强土壤的肥力。在2月8日的企业上市工作座谈会上,城阳区明确提出,企业家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将企业家摆在“C位”,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打造最真诚、最谦卑、最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要旗帜鲜明支持企业做优做大做强,设身处地为企业制定政策、谋划工作,通过抓好企业上市工作,推动重点企业倍增,不断壮大科技型新锐企业、培育高成长性小微企业。要聚焦企业提出的问题,建立企业“问题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制,确保问题及时有效解决。要广泛深入企业,切实掌握企业所需、所困、所难,真心实意为企业办实事,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上市公司这项“稀缺资源”,城阳志在必得。

    (风口财经记者 李兵 白菊)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