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进一步强化外防输入措施。严格落实入境人员闭环管理,做好进口冷链食品和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疫情防控,严防入境人员、进口物品引起疫情输入。 二是进一步强化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管理。分类做好入鲁返鲁人员健康管理,严格限制省内人员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的其他县(市、区)。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原则,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 三是进一步强化高风险岗位人员管理。严格落实人员固定、规范防护、全程闭环、高频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 四是进一步强化农村和城市社区防控。严格实行群防群控,做好返乡和节后返岗人员排查检测。 五是进一步完善应急储备。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做好定点救治医院、核酸检测能力、集中隔离场所、防疫物资等储备。 六是进一步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重点是提高3~11岁人群和60岁及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 对高风险人员,按照山东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要求,一律严格落实集中隔离措施。 对疫情发生地流入山东省的其他人员,各地联控力量,组织摸排随访登记,落实核酸检测等健康管理措施。 一、减少人员流动。考前请考生主动减少跨省、跨市的区域流动以及不必要的聚集和人员接触,无特殊情况不要离鲁。 二、及时申领“山东省电子健康通行码”,如实填报《健康管理信息采集表》。所有在我省参加考试的考生,须申领“山东省电子健康通行码”,并保持为绿码。请考生考前每天自觉进行体温测量,如实填写《健康管理信息采集表》,并在首场考试进入考点时上交《健康管理信息采集表》。 三、按时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所有考生须持有考前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纸质报告参加考试。 四、自觉接受体温测量。所有考生进入考点前必须接受体温测量。体温≥37.3℃的考生,需进行体温复测。复测后体温仍≥37.3℃,考生须按照考点应急处置程序参加考试。 五、考试期间做好个人防护。考生在进入考点、考场前要佩戴口罩,鼓励考生在考试过程中佩戴口罩。中高风险地区考生和隔离考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考生须排队有序入场和离场,尽量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在考试过程中,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向考务工作人员报告。 采取网格化方式规划设置发热门诊,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所有儿童专科医院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24小时开诊。发热门诊患者全部留观闭环管理,检测结果在4~6小时内反馈。 坚持“内外同防”“医患同防”“人物同防”“三防融合”,实行非急诊分时段预约诊疗,所有进入医院人员都要查验健康码、检测体温。严格陪护和探视管理,定点医院不探视、不陪护,非定点医院病区严格门禁管理,严禁探视,非必须不陪护,确需陪护的,要固定陪护人员。 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服务。截至12月23日24时,全省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02亿剂次,覆盖9254.53万人,8913.52万人完成全程接种,3岁及以上人群的接种率为94.16%,全程接种率为90.64%;加强免疫接种覆盖1942.23万人。节日期间,将继续提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服务,安排部分接种点值班,满足群众节假日接种需求,也提醒老年人、放假的学生、返乡人员等利用假期及时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 一是做好个人防护,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1米线。 二是自觉配合遵守当地流行病学调查、风险人员排查、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和社区防控等要求。 三是有发热、干咳等症状者,健康码异常等人员要履行个人防护责任,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不出行、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去公共场所。
(大众网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