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生蛎!原来,咱青岛人爱吃的海蛎子是这么长成的
2021-12-21 09:02:31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 海蛎子是青岛市民最喜欢的海鲜之一,但许多市民并不知道海蛎子的放养过程。眼下,正是胶州湾海域播种海蛎子苗的季节。12月19日,记者在红岛码头探访发现,每天都有10多万斤海蛎子苗被播进海底,经过两年自然生长后才能成熟收获。和其他海洋生物有所不同,海蛎子幼苗是寄生在扇贝壳上长大的。红岛渔民介绍,青岛胶州湾海域冬天的水温非常适合海蛎子生长。养殖户在收获完蛤蜊后,不能接着再养殖蛤蜊,需要换一个养殖品种来改善一下养殖场生态,所以海蛎子苗在这个时候最受欢迎。

    又到放养海蛎子苗季节

    进入12月中旬,位于胶州湾的红岛渔港码头便开始热闹起来。每天中午,一辆辆满载“扇贝壳”的货车开进码头。渔民将“扇贝壳”直接装上渔船,来到海上的养殖区开始忙着播种。正在忙着装船的养殖户吕师傅介绍,这些扇贝壳上面吸附着许多海蛎子(牡蛎)苗。现在是放养的最佳季节,这几天养殖户都忙着往海里放苗。

    ▲渔民正在放养带有蛎子苗的贝壳。

    “放蛎子苗和种庄稼是一个道理,唯一不同的就是蛎子苗需要寄生在扇贝壳上。”一名渔民介绍,在海鲜养殖中,放养海蛎子苗比较特别。记者注意到,每一个扇贝壳上长着小的海蛎子,少的有三五粒苗,最多的达到了十多个苗。蛎子苗随着扇贝壳下到海水里就能慢慢长大了。正在忙着装船的吕师傅介绍,他在胶州湾有200多亩养殖区,这条船装了2万斤左右扇贝壳,要开船半个多小时到达养殖区播苗。记者注意到,当天在码头上装船播种蛎子苗的就有10多条渔船。养殖户吕师傅介绍,在红岛码头约有50多条船都在播种,一条船每天大约要放苗6万斤左右,差不多一个养殖区200多亩海域,需要半个多月才能播种完成。

    ▲一船贝壳重约两万斤。

    到“两岁”就不长个了

    “这些带着海蛎子苗的扇贝壳,都是从莱州湾运过来的。 ”红岛海蛎子养殖大户赵宇昌介绍,渔民在没有找到扇贝壳下苗这一方法前,海边一些礁石上会长着海蛎子,当地渔民就把一些带苗的石头放到养殖区。后来,借助扇贝壳放蛎子苗的养殖方式,因方便实用而逐渐兴起。根据附着海蛎子的比例情况,如附着比例能达到七八成,也就是10个扇贝壳中有七八个上面有附着,一车扇贝壳就能卖4000元。海蛎子下苗后,一般要养上两年才会去捕捞,通常而言,两年后海蛎子就不再长个了,但蛎肉可能会继续增肥,外壳也会越来越厚。每年进入冬季后,正是海蛎子苗放殖期,每天都有几十辆拉着海蛎子苗的车从莱州来到红岛,红岛的养殖大户们正忙着迎接幼小的海蛎子们。两年后,这些海蛎子将在胶州湾内长成走上市民的餐桌。

    ▲装满一船扇贝壳后,出海播种。

    “因为海蛎子喜欢吸附在贝壳上生长,所以在这些扇贝壳上,大多都吸附着几个指甲大小的海蛎子苗,丢到海底就自然生长了。 ”据渔民介绍,莱州养殖扇贝较多,海蛎子一年性腺就成熟开始繁殖。养殖户在固定的池子里放上足够多的扇贝,将海蛎子与扇贝混养,扇贝表面形成天然的“礁石”状,从而成了海蛎子幼苗的“住宅”。因为海蛎子养殖成功率非常高,等到扇贝长到一定程度后,就撒上海蛎子种苗,海蛎子经过受精孵化后,形成幼苗依附在扇贝壳上。扇贝成熟后,人们只将扇贝柱取下,把带有海蛎子苗的壳保留下来,运至红岛播种到海底长大。

    一般春节前后是最肥的

    海蛎子养殖方式分好几种,在青岛一般以吊养和散养为主,不管哪种方式都离不开扇贝壳。海蛎子大约在每年的7月份繁殖,繁殖的幼苗习惯依附在礁石或者扇贝壳等其他物体上。海蛎子幼苗容易依附在扇贝壳上,这种海蛎子幼苗的成活率比较高,所以当地就慢慢形成了在扇贝壳上“建宅”饲养海蛎子的模式。

    每年10月底,莱州湾扇贝集中收获,这个时候,养殖户们就会到莱州等地去收取肉后的扇贝壳。养殖户介绍,一车能拉两万斤带有海蛎子苗的扇贝壳,价格在4000元左右,能撒2亩左右海域。赵宇昌说,一般情况下,海蛎子在春节前后最肥。

    记者了解到,青岛的海蛎子养殖主要集中在胶州湾、灵山湾、鳌山湾一带海域,其中以胶州湾的海蛎子品质最好。原因是因为胶州湾水质优良,内陆土地径流汇入后带去大量的营养盐,营养盐被藻类等吸收,转化为贝类成长的天然饵料。据统计,青岛海蛎子养殖面积达4658公顷,占贝类养殖面积的六分之一,年产量达16万吨以上,由于这个产量不够青岛市场消费。因此每年也会有不少从大连、日照等地来青的牡蛎。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