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山东省特级教师工作坊成员名单,城阳区吕慧玲、姜丽丽两位老师分别入选初中生物工作坊和初中语文工作坊。
特级教师工作坊成员将研究制定个人3年发展规划和群组活动计划,充分发挥山东省特级教师工作坊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为全省特级教师队伍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创建品牌。坚信山东省特级教师工作坊的成立,定会为推动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吕慧玲,中学高级,城阳区教育和体育局教研室初中生物教研员、北师大青岛城阳附属学校教师,青岛市学科带头人、青岛市教学能手、城阳区名师、城阳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先后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省、市级课题8项,连续3届获青岛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多次举行教学研讨会、现场会在全市推广教学成果(见教科院〔2018〕95号文),并应邀赴贵州安顺市、甘肃成县、泰安等地以送教、同课异构等形式进行推广;成立工作站,规划教师成长,采用1+N+X逐级辐射模式,打造区域名师和骨干教师队伍,使一批骨干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成长为名师。
自2015年至今在《生物学通报》、《中学生物教学》、《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物学》发表论文5篇,其中一篇被并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获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先后7次举行山东省公开课、青岛市公开课、名师开放课。
姜丽丽,城阳区实验中学正高级教师,中共党员,从教二十八年来,她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用“成长自觉”引领自己前行。
多年来,她始终坚定“课堂,反思未已”;“读书,给养不止”;“研究,行者无疆”的信念,不断探索语文教学新思路。在探索的过程中,她一直通过课题研究带动学科教学发展,从 “十一五”课题到“十二五”课题、“十三五”课题,始终在研究着,收获着,多次举行市、区公开课、专题讲座,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作为青岛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她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领团队成员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创建了“双线串珠”语文阅读教学法,此教学法被评为城阳区优秀教学法,在此基础上,出版《那些美丽的瞬间——名师工作室的教育探索之路》一书。工作室多次举行名师开放课堂、在线网络课堂、公益讲座,送教帮扶等活动,在她的带领下,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多年来,姜老师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青岛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青岛市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青岛市教学能手、青岛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青岛市优秀班主任、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城阳区拔尖人才、城阳区2020年度社会事业优秀人才等荣誉称号。
仇剑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