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站里有支民乐队——红岛街道东大洋文艺民乐队
2020-08-18 15:26:29 城阳融媒
  • 红岛街道东大洋社区文明实践站,一支民乐队活跃了起来。一群平均年龄70岁的老人怀着对音乐的热爱,聚在一起,怀抱拿手的乐器切磋技艺。他们用美妙的乐曲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也奏响了社区的和谐之f75f852ce8f9458bb4ae9dc7e4196603.jpg

    建起民乐队吸引牌桌上居民

    2016年,社区里的戏剧骨干和乐器演员自发组建起了东大洋文艺民乐队。说起乐队的成立初衷,两委成员王泽耀侃侃而谈:“最初爱好者自发的演奏些曲目,围观的群众很多,社区感觉群众们很喜欢很支持。再就是以往社区居民都是一吃完晚饭,几个人凑坐在一起打牌。时间久了,既不利于身体健康,又不利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所以我们社区就商议着正儿八经的把乐队成立起来。

    平时除了传唱经典曲目外,民乐队还会自行创作并编排出以社区居民真实生活经历为原型的唱曲。乐队队长管化伟说:“我们是这儿的居民,这儿的故事我们最清楚。我们就想传唱好身边的故事”。    

    民乐队的骨干王保先从小就喜欢音乐,二胡、三弦等乐器都精通,是活跃在红岛大小舞台上的文艺骨干。他不仅会唱会吹会弹会拉,还乐于帮助他人,他在社区里也找到了其他对音乐、乐器有浓厚兴趣的“同道中人”,相互切磋,融入了属于自己的文艺圈子。一起组建加入了东大洋文艺民乐队。

    民乐队成立后,成功的吸引了原本热衷于牌桌的居民前来“围观”。每逢排练,社区居民都积极热情到场,大家不再是三五成群地打牌,而是早早去排练现场占个好位置,优美激扬的旋律常常听得社区居民如痴如醉。146c467fb8e2459fadc753cdc06f5b31.jpg

    社区用心发掘“民乐人才库”

    民乐队成立初期,需要擅长各种乐器的队员,为此东大洋社区积极策划,在文明实践站设置活动室,为乐队购买齐全的乐器以及配件,做好物质保障工作,宣传发动爱好者广泛参与,积极引导有特长的居民加入乐队,就这样社区帮助民乐队“选秀”,很快形成了“民乐人才库”,挖掘出了好几位擅长民乐乐器演奏的人才。 

    于忠德今年已72岁,每天他都会按时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排练。于忠德说自己年轻时非常喜欢音乐,但因忙于生计,爱好被搁置下来。现在社区给我们提供了场所和乐器,吸纳我加入民乐队,可算是圆了梦,现在几天不弹不拉还会感觉‘手痒’。 

     民乐队里,管风菊、于吉兰都是东大洋社区的居民。他们说能够加入民乐队,要得益于社区对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视,要感谢社区这个“伯乐”让身怀二胡、扬琴、笛子等文艺特长的人才亮丽出列,让民乐爱好者有了展示的空间和机会。

    东大洋社区文艺民乐队现有成员15人,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其中不少成员是党员。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做好乐队工作之外,还积极为社区文化事业献言献策。王保先说“社区为我们着想,我们也要用我们的力量丰富社区的精神文化生活”。

    36ac73c3000442719e09063f65faef7e.jpg

    民乐队逐渐成为红岛“著名品牌”

    东大洋社区文明实践站活动室里,老唱将赵爱梅九转十八弯的唱腔回转在夏日炎炎的午后里,说起加入东大洋民乐队,她直言道当时也是慕名而来。赵爱梅是西大洋社区的居民,自小爱好唱京剧,一直盼望着能有加入乐队的机会, 通过观看演出了解了东大洋文艺民乐队,现在也终于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王保先说现在东大洋文艺民乐队是红岛的“知名乐队”了,尤其夏天纳凉晚会演出频繁,经常受邀去其他社区演出,虽然有些累,但队员们的心里都觉得值得。   

    东大洋社区两委成员王泽耀说:“民乐队的成员既能享受晚年生活,自娱自乐,还能用自己的特长为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让文明实践的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往后我们要把高雅艺术与本土文化融合起来,为居民提供更高品质的精神服务,让东大洋文艺民乐队成为响当当的“著名品牌”。

     

    通讯员:朱彧瑶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