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堆变身绿循环花园 青岛首个定点定时投放点与就地厨余堆肥实现无缝对接
2020-08-17 09:01:44 城阳融媒
  • 撤桶并点、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厨余堆肥、厨余垃圾就地变成“黑金土”。8月15日零废弃日当天,在城阳区顺德居小区,首个由分类厨余堆肥构建的“绿循环花园”正式亮相,来自城阳区垃圾分类办、街道、社区等数十位代表,参加了首个炫绿循环共美家园项目启动邻里共建活动,首个定点定时投放点与就地厨余堆肥设施实现无缝对接。

    一天集中2次投放垃圾

    “这里原先是垃圾堆,夏天大家捂着鼻子绕道走,如今不但没有异味,还变成了这么漂亮的大花园,我们愿意参加这样的垃圾分类。”当天上午,在城阳区顺德居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前,75岁的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牛阿姨发自内心感慨道,自从鼓励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后,她就在家里的不同房间内各放了垃圾桶,厨房里大多是厨余垃圾就用绿色垃圾袋,客厅和卧室里多是餐巾纸、用过的一次性餐具等就用灰色垃圾袋,这样家里人扔垃圾的时候一眼就看明白了。

    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小区启用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内摆放了四类垃圾分类桶,分别是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垃圾桶上方写着定时定点垃圾投放时间,每天上午6点至9点、下午4点至6点,居民们可以来这里集中定点投放垃圾,非投放时间段收集站则会关闭。“以前扔垃圾大家都习惯随手直接扔到楼下垃圾桶,很多垃圾还是会混着扔在了一起,做不到真正的垃圾分类,现在有了集中收集点,扔垃圾的时候就会多看一眼。”社区居民孙君芳说。“在垃圾分类收集站之前,小区物业还上门教我们怎么进行垃圾分类。现在把门前的垃圾桶撤掉换成这种收集站,夏天蚊虫少了,小区管理方便,环境也变好了。”居民辛爱华说。

    打卡积分养成分类好习惯

    “这里每个垃圾桶内的下方都有一个计量称,投放厨余垃圾一次积5分,可回收物投放按照重量积分,积分达到一定后就能换购生活用品。”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每户居民手里都会有一张垃圾分类积分卡,每次在收集站扔垃圾前扫一下卡上的二维码,然后按照“请投放”的语音提示把垃圾分别投放到不同垃圾桶内就行了。通过打卡积分奖励机制,鼓励居民正确定时定点投放生活垃圾,养成良好分类习惯。

    “之前这里是社区垃圾中转站,每天小区的生活垃圾都堆放在这里等待清运,每到夏天周边环境的气味很大。现在有了这样一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集垃圾分类、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利用、室内花园博物馆于一体,能覆盖周边10栋居民楼400多户居民。”青岛你我创益社工中心主任徐进说,整个小区大约有1700多户居民,以后计划将在全小区再建4个这样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进一步提升小区整体环境。

    厨余堆肥就地利用

    在启用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后方,一座小型社区生态花园也吸引了现场不少居民的眼球,里面铺设了一层层黑黝黝的“黑金土”,上面栽种了颜色亮丽的各式花朵。“这就是社区的绿循环花园,它可以把社区居民在站点内投放的厨余垃圾循环再利用。通过设立厨余垃圾堆肥池,让厨余垃圾与枯枝落叶等干物质、菌粉等,在这里经过自然发酵和堆肥,变成黑黝黝的有机质回归社区花园,形成可持续的社区厨余垃圾堆肥种植循环系统。”徐进介绍道,同时通过社区生态花园雨水收集系统,这里还可以吸收水分的路面,净化、渗透、积累、吸收尽可能多的雨水,构建起道法自然的雨水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在生态花园的一旁还设立了室内花园博物馆。记者走进看到,在每一层的架子上,摆放了大大小小不同的瓶罐,里面装着的就是通过厨余垃圾发酵而成的各类酵素。“这里的酵素大多是通过无患子、皂角、日常的废弃的瓜果皮核等自然发酵而成的,可以用来日常清洗蔬菜、洗衣服,既环保又健康。”青岛你我创益社工中心徐敏说,通过“家庭厨余资源化+生态花园共建+社区环境教育”参与式环境治理理念有机融合,逐渐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让厨余垃圾变沃土,也可以变成家庭日常用品,形成一种绿色有机循环。

    循环利用无缝对接

    据了解,作为城阳区首个智能分类投放点与就地厨余堆肥和花园利用设施实现无缝对接和效能升级的绿循环花园,从去年冬天起,城阳区顺德居小区就开始厨余堆肥试点,累计10吨厨余垃圾就地变成“黑金土”肥沃了生态花园的土地,真正从源头做到了垃圾分类减量和就地资源利用,实现零废弃。徐进介绍,居民们通过亲眼见证垃圾分类变资源美化自己家园的过程,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的循坏利用的过程。

    “家庭垃圾分类,定点定时投放、厨余堆肥、共建生态花园形成社区绿色循环闭环,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并能参与体验到垃圾分类资源利用的前后端,富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城阳区垃圾分类办公室仇宁德表示,撤桶并点、定点定时投放是今年城阳区全力推动的实事,通过这样的创新实践也将动员更多居民持续参与。

    来源: 青岛早报记者 吴冰冰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