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战疫、乐享云端”城阳区非遗“云”展廊——黑陶制作技艺
2020-07-24 18:33:37 城阳融媒
  • 为充分展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走进百姓生活,我们特别推出了非遗“云”展廊系列展示活动,将我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云端分享给您,与您共享文化盛宴!今天我们介绍的是黑陶制作技艺。

    c028fdf4bf9746d596e5d5285020f895.jpg

    西城汇黑陶生产始于明代,兴于清代,建国后达到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西城汇人就开始生产瓦罐。西城汇村是远近闻名的瓦罐盆村,从事黑陶制作已有500年的历史。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西城汇村民开始生产砖、瓦、手工精细,成为当地土木建筑的重要材料。民国初年,改生产土瓦为生产“洋瓦”,分青红两色,产品畅销省内外。罐瓦盆生产逐步由个体生产转为集体生产,60年代公私合并成立崂山县第一砖瓦厂,为摆脱砖瓦生产手工操作之劳苦,提高生产数量,1971年村机械厂自行研制成功“350”型轧瓦机,提高工效1倍以上。

    eb3c140204cd46b3be9e8c6b3f0ee346.jpg

    第六代传承人刘泽良制作黑陶


    西城汇社区出产得天独厚的黑粘土,加之村民灵巧的双手和精湛的技艺,土密烧制出的罐盆色泽光亮,敲打声音清脆、响亮,其泥盆盛稀饭不浠洌,饭罩热馒头不湿皮。村中出过不少能工巧匠,使古老的黑陶艺术得以流传至今。

    011e23f5f46a450b80716727d4c24a59.jpg

    小学生参观黑陶制作过程


    清末民初,黑陶艺人开始制作黑陶,技艺精湛闻名乡里,制作的罐、盆等器皿漆黑光亮,胎薄坚硬,式样美观。制作的花盆、脸盆、香炉、卦炉纹印清晰,造型奇巧。祠堂、庙宇等古建筑用的俗称“狗子兽”“望天吼”“东望西撒”及小型烧酒用具、船上盛甜水用的甏、及网坠等皆能制作,畅销各地。

    b38e1a38fc344f9fb16b25352e246704.jpg

    黑陶制作技艺相关报道


    制作技艺:

    1、选料及和料:选取西城汇社区特有的优质黑粘土,晾干使之聚成块;加水浸泡,将其完全泡透,移入屋内,工人赤脚将泥踩细,剔除杂质。

    19697ae33a494307b0532af471ecadb1.jpg

    黑陶制作技艺茶壶作品


    2、拉胚:将和好的泥放在平整的石头上摔打,以增加胚的韧性。摔打好的泥放在檩子上一次成型,成型过程需两个人配合,一个人站着踩檩子,使之转动均匀,另一个人则坐在旁边将其制作成各种样式。然后放在室外一个坡形的台子上晾晒,需要每隔8-10分钟转动一次,使之均匀晾干,防止产生裂纹。待胚体至半干,则以崂山海边的鹅卵石打磨光滑,雕刻,涂上滑石粉,这个过程也叫压光。完成后需放置在阴凉处阴干至用手掐不动,放阳光下晒至干透。

    b3523d6c0d284c6e801164e83938d265.jpg

    黑陶制作技艺饭罩作品


    3、烧结:干透的胚装窑后,加松木或煤烧一天一夜,温度达1000氏度以上。然后以土封窑,控制窑中的湿度则和温度,使窑里黑烟中的碳粒渗入陶胚,最终形成色泽光亮的黑陶制品。封窑时间为一天一夜,开封后待制品冷却即可取出。整个烧结过程大约需要三天三夜。一窑大约可以烧300到400个中型器具,即300到到400官。

    9ea2d5153af7439e92f536b98c7e92ba.jpg

    烧制黑陶

    2012年3月,黑陶制作技艺列入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文化城阳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