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社会”建设:让社会更和谐 市民更幸福
2020-04-24 12:06:20 城阳融媒
  • “阳光社会”是“阳光城阳”建设与社会民生较为密切的板块,联系基层紧密、社会评判直接、群众比较关切。三年来,“阳光社会”工作组在区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抓好抓实社会民生重点工作,为“阳光城阳”建设三年见效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坚持以统筹协调为基础,在搭平台、建机制中协同推进

    制定出台“阳光社会”“四个一”工作制度,强化调度力度、加快推进节奏。建立“阳光社会”建设微信工作群,完善群内微简报发布机制,创建成果随手发布、随时交流,让“阳光社会”建设成为一种常态和习惯。组织各单位开展“阳光社会”主题奉献活动,通过专家义诊、政策宣传、就业培训等,提高“阳光社会”的温度、热度。抓好典型培树和宣传报道,累计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等各级各类媒体播发社会民生领域宣传报道300余篇,发挥了榜样的阳光力量。

    9b6f4cd20ec043ceaf5e3af738eec735.png

    坚持以公共服务为重心,在补短板、打硬仗中创树亮点

    一是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公平。累计投资86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5所、中小学43所,北京师范大学城阳附属学校、青岛大学城阳附属学校、国科大青岛附属学校落户。公益普惠性幼儿园比例达到82%以上。实施“领航工程”“三百工程”“青蓝工程”“集训工程”等四大教师队伍建设工程,获得青岛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达到133人,全区普通中小学市级现代化学校创建率达到100%。实施小学放学校内托管,解决了全区33000余个家庭的后顾之忧。开展综合高中和普职融通实验班试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增至50余家。先后获得“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验区”“全国家长学校建设实验基地”等20余项荣誉称号。929c63c760e94d8b803de1a1f745af79.png

    二是推动医疗服务优质共享。建设运行棘洪滩街道卫生院、流亭街道卫生院西部院区,全区医疗服务机构增至778家,床位3746张,整合、新建社区集体卫生室175处,创建省市区三级示范卫生室24处。持续强化区域医联体合作,建成6处“远程诊疗工作站”,在全市率先实现区域心电远程诊断全覆盖。开展药品联合采购,议定价格药品10个品种、12个品规,较省挂网价平均下降10%以上。加强重点传染病监测与防控,提升综合处置能力。c8231e174941409da234c41a3a793093.png

    三是推动就业创业全面充分。开展“春风行动”系列就业招聘活动40余场,三年新增城乡就业20.6万人。强化创业服务指导,推进山东省创业型街道创建,17家社区获评山东省“四型就业社区”,认定数量居青岛市第二。全面落实全民参保计划,累计申报参保基数职工人数60.3万人,列青岛市第一。完成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4716人,政策性扶持创业8879人,成功举办首届中日韩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

    坚持以社区治理和困难救助为保障,在稳社区、暖人心中增进和谐

    一是抓好集体资产管理,制定完善《城阳区社区集体财务和资产管理办法》,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社区183个、占社区总数94%。城阳街道在全市率先实现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村村过百万”,全区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超过300万元、居全市第一。二是抓好信用体系建设,推进行政许可、行政处罚100%“双公示”,开展“信易租”“信易+社区”“信易+体育”等8个“信易+”项目,在市场监管、医药机构、劳动用工等14个领域开展新型信用监管,“信用+社区管理”模式获得“全市信用应用实践十佳创新成果(政府类)”。三是抓好弱势群体帮扶救助,创新推行“六度”社会救助工作法,搭建救助数据信息平台,为全区常住人口购买包含10个险种的政府救助责任保险。实施“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将居民合理刚性支出纳入贫困评估范围,符合条件的与低保同等享受救助政策,成功创建全国民政服务标准化试点、全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全省社会救助制度创新试点。残疾人救助率、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均达到100%。建立“全人全责”新型护理服务模式,定点护理机构增至36家,超3千人得到护理照料,获评省医养结合示范区。

    c24751c29d53417bbc7a73939ba887c5.png

    通讯员:李亮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