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城阳:想透,说清,干实 !协同监督推进“五大高地”厚积成势
2020-02-25 08:50:53 城阳融媒
  • cb7b148e897e469198e6268736826fa4.png

    4504441780d7429b924903937cf2b6d4.png

    围绕市委“建立协同监督推进落实机制”的要求,以“屏对屏”视频质询会的方式,对抢占“五大高地”工作情况进行一场实实在在的“大考”,倒逼落实、凝聚共识、集思广益,以“言必信、行必果”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城阳:想透,说清,干实 

    协同监督推进“五大高地”厚积成势





    2月19日至23日,城阳区利用5天时间,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对抢占“五大高地”推进情况进行了公开质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企业家和协会商会代表、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和党政相关部门代表等600多人参与。以有力监督倒逼责任落实,在公开问答中梳理工作、找准短板、明确方向,进一步彰显了阳光理念,有力推动公共政策从制定到落实的全过程公开透明。

    近年来,城阳区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青岛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委、市委工作部署,精兵强将攻山头,典型引路稳阵地,勇当15个攻势的“急先锋”,全力抢占“五大高地”,扎实推进“阳光城阳”建设,聚焦优环境、强发展、惠民生、促和谐、严党建五项重点工作争一流,加快建设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为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展现城阳担当、作出城阳贡献。

    在疫情防控当口,城阳区为何要连续举行这样的质询会?“这既是城阳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在战时状态实施的战时举措,也是我们落实市委相关工作部署,围绕监督方式进行的一场自我革命、流程再造。”城阳区委书记王波说。

    去年初,城阳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组织精兵强将攻山头、炸碉堡,勇当青岛15个攻势的“急先锋”,围绕区域优势禀赋和发展定位,确定了抢占“五大高地”作为年度工作“重中之重”。一年来,“五大高地”厚积成势、连攀新高。近日的几场质询会正是城阳延续2019胜势、形成2020强势的一次战绩大检阅、战前总动员。

    疫情要落实防控,发展更不等人。城阳已经承载起建设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的新使命,必须拉高标杆、放大坐标,让“高地”更高。开展公开质询,就是要在全面盘点工作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漏补缺、博采众议、开拓思路,探索出打好各项攻势和重点工作的新手段、新方法、新模式。

    公开质询,一场实实在在的“大考”

    2月19日下午,城阳区以视频会议的形式组织开展了抢占智慧农业引领乡村产业振兴高地推进情况公开质询,区级领导和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企业家和协会商会代表、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和党政相关部门代表等120人参加质询。

    质询会上,主应询人对照作战方案,介绍了2019年工作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9位代表对抢占高地推进情况进行了现场质询并提出意见建议,问题包括“我区智慧农业的布局是怎样的,有没有全区智慧农业的规划”“在落实我市《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方面有哪些措施和成效”“今年准备在全国实施土地改良和水稻种植多少亩”“华为智慧农业物联网产业园建设和招商情况怎么样”“‘九天芯’和‘后土云’是如何实现经济价值的”等,两位专家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其他代表以书面形式提交了质询和建议。会议还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满意度为97.67%。

    由此,城阳区抢占“五大高地”推进情况公开质询序幕开启。此后连续4天,城阳区以“主会场+分会场+外围电子终端”的形式,分别围绕其他高地建设完成了五场公开质询。

    每一场质询中,提问都刀刀见肉,建议都实实在在,坚决不走过场。

    “刚才应询人介绍,城阳区要在深圳设立‘城阳客厅’,请介绍一下这个客厅在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方面,能发挥什么作用?”

    “对于城阳区抢占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区高地,建议在城阳区成立中日、中韩企业家联谊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中日韩企业加入到城阳这个国际大舞台,不断扩大和拓展与日韩企业全方位合作平台。”

    ……

    在五场公开质询中,代表和专家学者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为城阳区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这些来自社会各界的优秀代表,他们对城阳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意见建议和有针对性的问题,并以客观的角度,发现区域工作中的短板和疏漏,为下一步改进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通过公开质询方式,我们凝聚了思想共识。“五大高地”专班主动公开工作情况,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工作,进而理解我们的决策,最终参与进来,出谋划策、监督实施,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共识和决心,调动起了各方积极性。专班和社会各界良性互动,增强了向心力、扩大了‘同心圆’。”城阳区委主要负责同志介绍。公开质询同时锤炼了干部队伍,如果不想被“喝倒彩”,就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化”水平,做到想透、说清、干实,拿出实打实的成绩,用成绩说话。“同时,这也锤炼了我们干部的‘阳光心态’,用自己面对问题时的真诚、解释问题时的坦诚、解决问题时的智慧和决心,来赢得各位‘考官’的认可。”

    据介绍,下一步,城阳区还要持续完善和优化公开质询工作制度,让公开质询成为一种常态化制度安排,运用到其他重要公共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过程中,推动公共政策从制定到落实的全过程公开透明。

    “屏对屏”,疫情防控期间的“特殊考试”

    “疫情防控时期,城阳区在抓牢疫情防控的同时,不放松经济社会建设,以视频会议的形式,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共谋城阳区发展,这种工作态度和精神值得肯定和学习。”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特聘专家赵明花在抢占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发展高地推进情况公开质询会上点评发言时表示。

    因为疫情,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要牢实防控,发展更不等人。今年1月上旬,城阳区对公开质询抢占“五大高地”推进情况进行部署,“五大高地”工作专班分别进行组织筹备。如何在疫情防控期间实现公开质询?最终,视频会议成为城阳区的选择。

    据介绍,早在月初,城阳区便在全市率先通过视频软件,召开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会议,在有效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了工作人员的聚集。之后,城阳区在全区推广这种“屏对屏”工作模式——五场质询会便是采取了这种形式,主应询人和主持人在主会场,各工作专班和社会代表等在各自办公室,即可通过手机等终端参会,由此实现了即时召开、即时到位、即时落实。

    “这也是我第一次通过这种形式陈述工作和回答问题,很新颖,也很有压力。”一位主应询人告诉记者,虽然面前的会议室里没有人,但一想到大家都在屏幕前关注自己的陈述,立刻就有了紧张感,仿佛在进行一场网上考试。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大力抓好企业复工复产,如期完成今年的经济目标,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基础上,中车四方股份、四方有限、四方庞巴迪等龙头企业,从2月10日起均实现了梯次有序复工,2月24日均全面复工,其他配套企业均实现了复工复产。据我们掌握,疫情对这些企业的订单量影响不大,目前主要是开足马力完成订单。我们既要看到面临的难题,更要看到难题中蕴藏的重大机遇,善于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在公开质询中,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也是各界代表关心的问题。在抢占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发展高地推进情况公开质询会上,棘洪滩街道市民代表江志福便举手发言询问“应对难关克服挑战”的政府方案,当听到质询人的上述回答后,江志福表示“心里有底”了。

    抓实“五大高地”建设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

    当前,城阳区承载起了建设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的新使命。推进中央活力区建设,必须同步推进人才、产业、体制、创新等活力“因子”,多个活力点推进,多个强引擎支撑,最终实现全方位的搞活。

    “五大高地”无疑是各“因子”的集聚和突出呈现。

    据介绍,2020年城阳区将强化人才集聚支撑。抢占“五大高地”,首先必须抢占人才高地。城阳区将以开放之“广”、胸怀之“宽”招揽国内外人才,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体系,让更多人才向往城阳、融入城阳、扎根城阳。同时,坚持国际、国内人才一起引,并注重高端科技人才与重点产业人才相结合,让各类人才的配备和组合达到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创造力。

    城阳区今年将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不破法规破常规”的精神,主动担当,精准施策,谋划出台一批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含金量高的普惠性政策,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精准有效的政策体系。同时,对一些头部企业、龙头项目坚持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强化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出台一批个性化、差异化的政策。

    同时,城阳区将坚持用产业集聚做支撑。做大做强产业既是抢占“五大高地”的目的所在,也是重要保障——

    抢占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区高地,着眼于放大城阳区对日韩开放的优势,搭建更多的合作载体,引进更多的日韩优质企业,助力开放发展。

    抢占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发展高地,瞄准5000亿产业集群的目标,纵向、横向同时发力,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深度融合,为交通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抢占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高地,让更多深圳(大湾区)优质企业“群凤来栖”,打造粤港澳优秀企业北上布局青岛的“桥头堡”。

    抢占智慧农业引领乡村产业振兴高地,一方面要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让更多的海水稻走出国门,香飘全世界。

    抢占国际青少年足球发展高地,要在助力中国足球崛起的同时,瞄准足球市场、发展足球产业。

    时下,经过公开质询,城阳区抢占“五大高地”、建设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思路更加开阔、方向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下一步,城阳区将持续践行“想透、说清、干实”,构建统一指挥、分工协作、权责对等、协同高效的落实机制,挂图作战、定期报告、定期质询、按时办结,为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张 晋 王作岩)


                    2019五大高地战报


    ●全国唯一的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地方联络办公室落户

    2019年,城阳区与日韩12个城市建立官方交流机制,作为县(市区)代表参加了第七届中日韩工商峰会,全国唯一的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地方联络办公室落户城阳。

    全方位推进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建设。2019年,共接待商协会和企业团组110余次,同比增长150%。

    高规格举办中韩优秀中小企业商品洽谈会、青岛-大邱庆北IT产业技术交流会等30余场活动,累计1000余家企业参加;2019青岛世界韩商合作大会期间,8个项目现场签约,协议额达5.7亿美元;2019日韩(青岛)进口商品博览会期间,5000余名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累计客流超过10万人次,各类形式交易额达21.6亿元。

    ●轨道交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

    2019年先后入选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铁路机车)、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库名单、青岛市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首批名单。

    高速磁悬浮技术研发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2019年5月23日,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下线。

    集群产业规模再上新台阶。2019年,以示范区为核心的青岛轨道交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本地配套企业200余家,本地配套率48%。引进内外资大项目20个,总投资210亿元,其中,引进世界500强项目1个(华润物流),国内500强项目3个(磁浮、检修、中建六局青岛分公司),苏试、中兴通、中钛等轨道交通重要配套企业16家。

    ●引进40个深圳(粤港澳)合作项目、总投资逾500亿元

    2019年,城阳区签约青岛科技装备产业园等深圳(粤港澳)合作项目40个,总投资超500亿元,实际利用资金40.2亿元,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200%、312%和268%。引进创业类国家级高层次专家3人。

    成功举办城阳区项目资源阳光发布会。在深圳发布城阳区面向2035年的277个项目资源,计划总投资3700亿元;集中签约天安科创城等24个项目,总投资额约219亿元;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家、商(协)会代表300余人参会,引发广泛关注。

    各街道各部门各单位及区属国有公司赴深圳与正威、华为、深商控股集团、华讯方舟等企业商谈,精准对接产业项目,共计93批次、583人次。深圳(粤港澳)企业纷纷应邀来城阳参观考察项目51批次、212人次。2019年新引进深圳世界500强项目3个、中国500强企业19个。

    ●“后土云”上线发布、“九天芯”投入使用

    2019年,成功举办第二届智慧农业国际(青岛)高峰论坛,签订7个国内合作项目、2个海外合作项目,海水稻种植面积突破50万亩;塞拉利昂等5个海外项目顺利推进。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申报专利73件,已受理54项,其中发明专利50项,已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

    盐碱地稻作改良展示中心投入使用,青岛九天智慧农业实验中心揭牌,“后土云”农业操作系统上线发布,“九天芯”智能农业芯片投入使用,大田5G技术应用被评为省5G产业试点项目。

    签约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等知名专家23名,建立国内盐碱地改造与智慧农业相结合领域的首家院士工作站。

    ●设施硬件及赛事达到足球发达国家水平

    “15分钟足球运动圈”成型。目前城阳共有标准足球场122处,平均每万人拥有2.6片,达到足球发达国家水平。

    2019年,城阳投资1.5亿元,沿白沙河南岸利用闲置土地建成了拥有17个标准连片足球场的青岛白沙湾足球基地,有效满足了重大足球赛事和高水平训练的需求。

    累计向国少队输送24人、向国青队输送4人、向国家队输送1人。

    成功举办“哥德杯中国”世界青少年足球赛等10余项高端赛事,40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运动员参赛。目前业余足球队达到300余支,2019年举办“城阳足协杯”、市民运动会足球赛、“运动城阳”足球赛及其他业余比赛3000余场,全区经常参与足球运动人口达到9%。

    (张 晋 苟小妹)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