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民政局: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取得预期成果
2019-12-17 14:36:43 城阳融媒

  • 自2018年城阳区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以来,城阳区民政局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围绕“三个聚焦”,创新推行“六度”模式,建立“五个机制”,实施“五化”标准,着力打造社会救助“城阳模式”典型,全省救助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城阳成功召开,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取得预期成果。

    feb96e03b1c94299be71e938925a1cb4.png

    围绕“三个聚焦”,织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

    一是聚焦脱贫攻坚,兜实民生保障底线。推进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衔接,把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目前,全区每年投入社会救助资金9000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9万余人次。

    二是聚焦特殊群体,筑牢民生保障防线。制定孤儿弃婴、困境儿童、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等保障措施,每年为4512名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760余万元,今年保障孤儿弃婴52人。

    三是聚焦群众关切,通达民生保障热线。建立困难群众基本信息数据库,探索“智慧救助”。推动救助政策上云,点对点推动政策127批次;推进社会救助领域“一次办好”改革,努力实现“见面办”向“掌上办”升级。设置民声服务中心,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推行“六度”模式,着力构建阳光救助新体系

    探索现金救助和救助服务相结合的救助方式,推行“六度”工作法,打造多层次阳光救助新体系。

    一是扩大救助广度,出台阳光政策惠及困难群众。制定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等文件,把外来转移人口家庭、务工人员和在校大学生、支出型困难家庭等纳入救助。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的做法在《人民日报》刊发。

    二是提高救助精度,搭建阳光平台实现精准救助。整合全区18个部门、6个街道及部分社会组织、企业的救助信息,搭建救助数据信息平台,累计精准救助4万户次9万人次。

    2f6a76b228ab493fa837c79372d48a71.png

    三是织强网络密度,营造阳光生活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学有优教行动,实施“爱心午餐”项目,近两年为5348名困难家庭学生发放补助金643万元。推进病有良医行动,低保政策范围内费用实现100%救助。推进劳有宜业行动,每年拨付专项培训资金40万元,300余名困难家庭人员实现就业。推进民有善保行动,在全市率先设立“失智专区”。

    四是加大救助力度,打造阳光社会强化保障力量。提高临时救助标准,每人每次最高可达1万元,年均救助超过900人次、500余万元。每年街道设立300万元临时救助备用金。区财政今年投入177.5万元,为全区72万常住人口和外来半年以上人员,购买自然灾害救助责任险等10个险种。

    c20af22119db421a8315f47c0ddf2a9a.png

    五是转变服务态度,推行阳光政务优化工作模式。围绕不跑是常态、跑一次是例外,实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以及双休、午休和工作日延时制度。率先在全市将低保和特困审批权下放到街道,社区“蓝马甲”队伍全程代办帮办,办事流程由原来40天以上缩短到15天以内。成立“海鸥”服务队,对重点低保对象、分散供养人员开展定期服务。

    六是提升民生温度,创新阳光党建塑造救助文化。实行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居委会、工作站、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等“1+7”党建与社会救助融合发展。构建“1+1”司法服务团队,为每个社区配设1名律师、1名法律调解员,开展陪伴式顾问服务。

    ca1b7a4800704996b9cd624ca5590c6d.png

    建立“五个机制”,努力推进救助工作法治化

    一是建立市场引入机制。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引导社会服务机构等参与社会救助,帮扶人员超过1万人次。

    二是建立主动发现机制。成立500余名“蓝马甲”信息员队伍,深入群众家中,主动发现并救助困难群众800余户。

    三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成立区社会救助资源与数据管理服务中心,实现部门、街道、社区各类信息充分共享。

    四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建立民政、人社、税务、教体和残联等20余个部门与9家银行组成的统筹协调机制。

    五是建立心理关爱机制。探索非物类社会救助服务办法,成立“社会救助心理关爱基地”。建立1个社会救助心理关爱基地,打造线上线下2个阵地,建立人才、社工、志愿者3个队伍,构建心理预警、需求服务、压力疏导、危机干预4个机制,帮助救助对象克服自卑、难以融入社会等问题,使其充分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bd09a361afd461abaef9ed6493df4f4.png

    实施“五化”标准,助力社会救助取得新成效

    一是救助内容综合化。实施心理咨询干预和社区融入服务,实现现金或实物救助到非物质综合救助的转变。

    二是救助资源模块化。打通救助部门之间信息壁垒,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实现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两个整合”。

    三是救助手段多样化。积极探索智慧救助,赋予“蓝马甲”主动发现、监督职能,实现“线上”和“线下”救助。

    四是救助对象普惠化。开展有温度的救助,打破收入标准、户籍门坎限制,实现救助人群和多维贫困家庭全覆盖。

    五是救助文化体系化。把党建与民生相连、山东优秀传统文化与救助文化相融,建立“自助+他助”并举的社会支撑体系,实现救助文化由被动救助转向为积极救助。

    eaccfeead88146dea04dae29c19b4708.png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