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1日)
为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阳光城阳”和“数字城阳”建设,焕发振奋党员、干部胸怀大局、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活跃改革创新的思想、激发开局谋篇的动能、展现奋发有为的作风,铸就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建立健全阳光干事的体制机制,勇于创新阳光共享的智慧应用,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有关要求,局党组研究决定,紧密结合业务工作,提出落实阳光城阳建设理念十项措施的意见如下:
一、练就以阳光党建为引领的铁肩担当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干就干最好,争就争一流”的饱满精神状态担当干事、激情干事、高效干事、团结干事,营造阳光活力的工作氛围。切实发挥局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人心齐、正气足的良好的政治生态,保持健康的党内同志关系,树立“人人是环境、个个是生态”的鲜明导向,正确引导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建立“三述”活动长效机制,做到“想透、说清、干实”,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研究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典型的能力,不断提升思想方法、改进工作方法,切实加强“三化一型”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党组织党员社区“双报到”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领导联包”机制要求,结合业务职能,以党建活动为引领,以基层和群众需求为导向,找准契合点、帮在关键处,推进共建共享。坚持把纪律和作风建设作为长效动作,严实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确保干部不触红线、不越底线、不碰“高压线”。
依托智慧城阳治理监测平台,通过清洗加工融合,全面汇聚并形成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基础数据库和主体数据库,可视化展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行实力、发展活力、制约因素等数据分析。充分挖掘分析大数据价值,将各项重大决策置于阳光民主之下,建立起“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的全新决策方式。开发领导管理数字驾驶舱系统,支持匹配至电脑桌面、PAD、手机等各类终端设备,根据分工职责和内容差异,及时精细化地呈现业务领域的运行监测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分析,实现“随时随地掌控、科学专业决策”目标效果。
三、实现以互联互通为基础的数据共享
坚持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统筹设计、逐步搭建大数据应用共享平台,形成全区统一的数据资源池,实现各类政务数据的汇集融合、互联互通、交换共享,彻底破除“信息烟囱”、打通“信息孤岛”。研究制定《城阳区新型智慧城市及政务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城阳区高效青岛建设政务数据归集大会战工作方案》《城阳区政务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等数据开放共享和安全保障制度,促进项目集约建设和数据资源的归集和共享利用,建立政务数据安全体系和标准规范,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风险评估等安全措施。
四、做实以阳光高效为理念的政务服务
着眼务求实效和革命性突破,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不用找人、一次办好”为目标、以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为工具,建立面向公众的智慧城市政务服务门户,为公众提供统一、方便、快捷的WEB端及移动端的政务服务渠道,再造政务工作流程,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实现精准主动、高效便捷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面实行阳光政务公开,做到政务服务在阳光下运行,提高政务公开的标准化、信息化水平。配合有关部门充分运用网上行政处罚服务大厅,即时公开各类行政处罚信息,确保行政执法公开透明。配合有关单位开发智慧政务督查应用,对政务公开、解读、反馈等工作立项督查,提高政务公开工作质量和水平。
五、助力以智能便民为导向的民生服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托智慧城阳治理监测平台,强化集约共享的民生服务,打破数据信息壁垒,利用统计分析、质效控制、图形展示等模块,实现热点问题及早预警、行业问题精准分析、堵点难题尽快解决,优化平台功能,提高办理质效,助力智能高效服务,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慧说话、让民生有温度”。实时监控城市运行和社会治理态势,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的理政惠民新模式。
六、搭建以精准服务为方向的企业平台
协助有关部门开发企业服务平台,宣传惠企政策、收集企业意见建议、畅通企业家发声渠道、关注企业运行状况,以阳光共享的企业服务平台实现政企有效沟通,让企业体会到政府服务的温度。整合现有各类服务入口,集成面向公众服务的智慧城阳统一门户,设立“企业”模块,广泛收集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和对政府部门提出的各类意见建议,通过数据分析转入相关职能部门给予解答回复,营造阳光透明的营商环境。树立阳光理念和平台思维,实行项目资源“阳光推介”模式,放大平台效应,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七、建设以便捷高效为目标的统一门户
坚持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依托“爱山东”“青岛政务通”APP,建设全区统一的门户,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便捷化、个性化。合理规划布局APP的服务内容,既要重点开发交通出行、文化惠民、智慧体育、企业服务、信息发布等特色模块内容,又要紧贴生活地气,让市民用得顺手顺心,用在其中、乐在其中。以实现“不用找人、一次办好、便捷高效”为目标,构建基于人脸识别、证照共享、智能填表、跨域办理等为特征的创新性行政服务模式,让市民切身感受到“智慧城阳”在日常生活中带来的便利条件,营造出阳光共享、便捷高效的智慧城阳新气象。
八、遵循以公开透明为原则的招标投标
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信、择优的原则,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项目建设招标全过程严格阳光操作。规范完善并严格落实议事决策、“三重一大”审批和招标投标等制度工作,坚持对涉及到招标投标的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会前严格审核把关、会上公开讨论研究、会后抓好督查落实。在坚持法定招投标程序基础上,按项目需求实行招标文件预公示,对于大型或技术复杂的工程招标文件,按需求组织专家进行相关论证,保证招标的公开公正、合法合规,让“阳光发布、阳光选择、阳光监督”成为常态。
九、搭建以联合惩戒为机制的信用平台
依托市级公共信用交换共享平台,配合有关部门汇集整合各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反映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信用状况的信息,清洗比对形成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协助各部门接入各类信用信息应用服务,探索与社会第三方征信机构合作,共享各类社会信用信息,共同建立区级信用信息统一归集、共享的开放生态模式。结合失信联合惩戒子系统,全面对接审批平台、政务网和政府采购交易平台,建立完善全流程、一体化、自动化在线联合惩戒机制,做到惩戒名单即时更新、惩戒措施即时显现、惩戒反馈即时推送。
十、强化以智慧城市为平台的生态运营
围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搭建平台,换取投资,吸引人才,招引产业,增加税源。鼓励数字技术企业参与新型智慧城市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吸引并放大智慧城市运营的平台和生态效应,努力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创发展环境。尊重数字技术企业的创意与创新,以阳光的理念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服务型、效率型“三化三型”营商环境。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新型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来源:青岛市城阳区大数据发展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