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大爱 相约城阳 | 从谢振华到和和 捐献成为越来越多城阳人的善举
2019-06-21 14:47:45
  • 7岁城阳男孩和和走了,留下5份“生命礼物”,让青岛、南京等城市的5个患者家庭迎来重生的希望。此事经青岛早报报道后,市民纷纷被和和与家人的善举感动,而在和和的家乡城阳区,此事更是产生了广泛影响。城阳区的 “阳光城阳”打造,让更多人对公益事业的热心更彰显,仅在捐献方面,城阳区就有从青岛市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谢振华,到全家签约捐献遗体的全国 “最美家庭”孟凡彬一家……在 “捐献”行列,城阳一直不乏凡人善举,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大爱城阳的故事。

    阳光大爱 相约城阳 | 从谢振华到和和 捐献成为越来越多城阳人的善举

    捐献器官的小和和生活照片。家长提供

    事件回顾:城阳男孩和和捐献器官救5人

    6月13日,因脑部占位性病变医治无效去世的城阳区棘洪滩街道中华埠社区7岁男孩和和,捐献出了肝脏、2只肾脏、一对眼角膜。他捐献出的器官和组织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进行分配,在青岛和南京等城市找到合适的受捐患者,并且已全部成功实施移植手术。

    在和和病危期间,和和的父母了解到已经没有治疗恢复健康的情况后,替孩子做出了捐献器官的伟大决定。“既然我们对孩子的病情束手无策,那么就想留下一些什么,让大家提起和和,不要为他的生命短暂而悲痛和惋惜,而是提起和和大家能夸赞他救了几个人。”和和的妈妈告诉青岛早报记者,不希望孩子悄无声息地离去,而是在世间留下个影子,让家人们都有个念想。

    生命的长度不够,用宽度来延展。和和做到了,他感动了亿万网友,青岛早报近期关于和和捐献故事的报道,被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等全国上百家媒体转载,全国网友被他感动,留言为他祈福,称赞和和为最美小天使。

    和和的妈妈在悲痛中也不忘呼吁大家关注和和所患的病症——脑干胶质瘤,希望引起大家重视,让医学水平更进步,解除这些患病孩子和家长的痛苦。

    岛城首例:城阳谢振华青岛首捐干细胞

    2004年2月,城阳居民谢振华鼓起勇气,在青岛市第一个完成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使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一名白血病男士获得了新生。因为这次捐献,谢振华当选为当年感动青岛十佳人物。2002年,谢振华进入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工作,成为妇产科的一名白衣天使。在她的手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伴随着人生的第一声啼哭来到人间,每当看到这一幕,笑容就洋溢在这个姑娘的脸上。

    2003年,她投身抗击“非典”第一线,作为第一批志愿者参加了造血干细胞采样。同年8月,她接到了青岛市红十字会的电话。 “至今,我仍然不能忘记接到电话那一刻的心情。”谢振华说,在北京,一个比她大一岁的男青年和她配型成功,只要她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一个年轻的生命、一个家庭就能重见阳光。

    “能救人一命,是自己的福气。”谢振华说,怀揣着对美好生命的渴望,她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进京的列车。她是山东省第2例、青岛市第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在她的鼓舞和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造血干细胞采样的队伍中。江志朋、周春凤、孟凡彬……近几年,记者接触的几名城阳区的捐献者,无一例外都提到了“谢振华”,他们以她为榜样,也加入到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中。

    多年来,谢振华一直致力于捐献事业的宣传。“有人觉得捐献造血干细胞可能对身体有影响,但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完全没有影响,这个过程就像献一次血一样,只是时间长一些。 ”谢振华说。

    阳光大爱 相约城阳 | 从谢振华到和和 捐献成为越来越多城阳人的善举

    孟凡彬带领家人签遗体捐献意向书

    前赴后继:捐献善举不断涌现

    2013年11月23日,城阳区南疃社区的少年纪晨被一只流浪猫咬伤右手拇指,虽然注射了狂犬疫苗,但最终还是被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2014年4月9日,纪晨突然出现血管出血,抢救3天后被确诊为脑死亡。父亲纪奕财和母亲黄桂云忍着悲痛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替儿子把肝脏、肾脏和角膜捐献出来。2014年4月12日凌晨,纪晨心脏停跳,他捐献的器官和角膜使5个人的生命得以延续。

    2017年4月,受孟凡彬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生命的影响,其父亲孟庆国提出办理遗体器官捐献登记的想法。在他的带动下,一家四口一起办理遗体器官捐献登记。当年7月31日,孟庆国在工作单位突发疾病去世。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孟凡彬忍着悲痛替父亲完成生前夙愿,将眼角膜捐献给青岛市眼科医院,去救助看不见的病人,将遗体捐献给青岛大学医学部,用于医学教育与科研试验。

    孟凡彬也是个热情的城阳人,充满着阳光的气息。从他实施造血干细胞捐献后,此后青岛市每当有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去济南采集造血干细胞时,他都要坚持为捐献者送上一箱矿泉水,表达心意。

    新闻延伸:积极推动三捐献在全社会普及

    没有无土之木。近年来,城阳区捐献志愿者大量涌现离不开“阳光城阳”的滋润。记者了解到,城阳区红十字会不断加强三捐献(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器官捐献)登记宣传及知识普及。

    在典型示范上,城阳区挖掘造血干细胞和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谢振华、马卿、孟凡彬等人的先进事迹,让每一名志愿者像一粒种子,带动家人和身边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同时在市、区组织的各类文明评选中,积极推荐造血干细胞和遗体器官捐献者参加,其中谢振华被青岛市红十字会聘为“造血干细胞捐献爱心大使”。

    加强志愿服务团队建设,先后成立城阳区无偿献血中队、青岛农业大学红十字会和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挑选思想过硬、素质优秀、服务热情的志愿者担任三捐献宣传员,通过他们宣传、带动三捐献工作。同时对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进行捐献知识、服务技巧等内容培训,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

    做好对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保障工作,做到捐献前组织欢送,捐献中全程陪同,捐献后组织迎接,让捐献志愿者都感到无尚荣光。组织工作人员上门服务,为志愿者捐献提供便利。2017年8月,城阳区红十字会多次与城阳区医院等单位协调,为一名家庭贫困的即墨遗体捐献志愿者家属减免费用2万余元,让志愿者感到温暖。每年传统节日,区红十字会都筹集资金组织开展慰问活动。

    说法:播下爱心种子收获大爱奉献

    记者了解到,城阳区已连续11年在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中开展集体无偿献血活动,累计2700余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参加采样资料入库,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11例。办理遗体(器官)捐献登记200余人,实现遗体捐献40例,器官捐献2例,角膜捐献8例。 2013年和2018年先后被山东省红十字会评为“关爱生命”先进单位。

    城阳区红十字会副会长修玉义表示,小和和及家人做出捐献器官的大爱之举,既是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体现,也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他们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和支持三捐献等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在阳光城阳建设中谱写大爱新篇章。

    “区域单位对三捐献知识的普及特别重要,城阳区就是个较好的例子,通过知识的普及,让人们了解无偿捐献,在大家心里种下一颗爱心种子,遇到合适的机会,就能做出大爱的决定。 ”青岛市红十字会组宣处长张少芹说,在大家的积极宣传和普及知识过程中,青岛市的三捐献工作走在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


    撰稿摄影 | 青岛早报记者 王涛 孙启孟 通讯员 段存晓 张超云

    来源:青岛早报

全部评论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